摘要:比如,下定决心每天运动,结果三天后健身房卡不知所踪,再也不想去了。
“这次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这句话你可能说过很多次。
比如,下定决心每天运动,结果三天后健身房卡不知所踪,再也不想去了。
买来一堆书准备提升自我,一个月后塑料封膜都没拆;报名线上课程,看完了前两节就再也没点开过……
次数久了,难免会责怪自己:“为什么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什么我就是这么懒?”“为什么我坚持不下去?”
甚至给自己贴上“废物”“失败者”的标签。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3分钟热度可能不是你的错,而是你的大脑在自动运行“节能模式”。
1、大脑的本能:能省则省,能躺则躺
我们的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身体总能量的20%以上。
这意味着大脑是个名副其实的“耗能大户”,为了生存,它进化出了一套高效的节能机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思考,快与慢》中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我们的大脑有两大系统:
系统1(快思考):自动、直觉式,几乎不耗能
系统2(慢思考):需要刻意、努力,非常耗能
大脑天生偏爱系统1,因为省电!
而坚持、自律、专注这些需要持续投入的活动,全部属于耗能的系统2工作。
所以,当你无法坚持时,不一定是道德缺陷或性格弱点,可能只是你的大脑在本能地“省电”。
2、原始大脑遇见现代世界
我们的大脑进化了数百万年,但现代社会才出现不过几百年。
我们用的是原始大脑,过的却是现代生活,这种不适配,可能会导致多种情况的发生。
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节能是生存必须。看到树上有果子,立即摘下来吃;遇到野兽,立即逃跑或战斗,这些都是即时反应。
他们不需要为三个月后的冬天做健身计划,也不需要为五年后的职业发展学习新技能。
现在我们却要大脑做它最不擅长的事:为了遥远未来的回报,在当下持续努力。
这就像让一台老式收音机播放4K视频,不是收音机不好,而是它本来就不是干这个的。
因此,也不需要因此过于责怪自己。
3、如何“骗过”大脑的节能模式?
理解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靠“意志力”硬扛。意志力本身就是耗能大户,靠意志力坚持就像靠借钱还债,迟早崩溃。
① 从小事做起
大脑特别抗拒“大任务”,因为大任务意味着大能耗。所以我们可以把任务拆解得足够小,小到大脑觉得“这个不耗能,做就做吧”。
比如,想要运动,不要立志“每天锻炼1小时”,而是“每天穿上运动鞋”。
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一件大事的事情,就先完成开始。
这种方法有效的原理是:启动门槛足够低,低到大脑不会抗拒。
要记得,完成比完美重要。
② 创造即时奖励
既然大脑喜欢即时满足,我们就给它即时满足。
每完成一个小任务,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可能是一杯喜欢的咖啡,一段休息时间,甚至就是简单地打勾带来的成就感。
游戏为什么让人上瘾?因为它有即时的反馈和奖励。
我们可以把这种机制应用到生活中,比如,
学习进度的可视化展示;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在日历上打叉。
这些都能给大脑提供它渴望的即时反馈。
③ 利用环境设计
意志力是稀缺资源,但环境的影响是持续的。
想减少刷手机时间?就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想多吃健康食品?就把健康食品放在显眼处;想多读书?就把书放在床头、沙发、餐桌等随处可见的地方。
让好行为容易发生,坏行为难以发生,这是应对大脑节能模式的有效策略。
最后,我想请你重新思考什么是“坚持”。
我们总是把坚持想象成一种直线式的、从不间断的努力。但事实是,真正的坚持更像股票走势,有高峰有低谷,但长期来看是向上的。
偶尔中断没关系,重要的是再次开始;进步缓慢没关系,重要的是方向正确;感到疲惫没关系,重要的是学会休息而非放弃。
不要责怪自己只有“3分钟热度”,而是庆祝自己拥有了宝贵的“3分钟”,然后想办法让它变成4分钟、5分钟、10分钟……
来源:健康美容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