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项新法案一出台,立刻在亚洲教育界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在“数字原住民”一代成长背景下,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过度依赖,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
2025年8月,韩国国会通过一项引发热议的法律:从2026年春季起,全国小初高课堂时间内禁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这项新法案一出台,立刻在亚洲教育界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在“数字原住民”一代成长背景下,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过度依赖,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
其实,早在2023年,韩国大部分学校就已通过学校规章限制课堂使用智能手机,但此次法案的通过,意味着这种“校园规矩”正式上升为“国家法律”层级。
8月27日,韩国国会在首尔西部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的《中小学教育法》修订案。
根据《纽约时报》《韩民族日报》《JoongAng Daily》等多家媒体报道,法案规定如下要点:
禁止范围:小学、初中、高中课堂时间内一律不得使用智能手机与智能设备;
例外情况:紧急情况、特教需求、教学用途等可获教师或校长批准;
无惩罚条款:法律未规定违法后果,但授权教师与校长可收缴设备或禁止携带入校;
新增义务:学校必须开展“健康数字生活习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用网观。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法案背后不仅有政界共识,更有家长与教师群体长年呼吁:他们认为,智能手机已成为课堂干扰与学生情绪波动的头号诱因。
韩国为何急于立法?
关键答案在于两个字:成瘾。
根据2024年韩国政府发布的全国调查:
全国人口中约24%为“严重手机依赖者”,即使意识到身体或心理受损,也无法停止使用;
在10至19岁青少年中,这一比例高达42.7%,接近一半;
同年,教育部数据还显示,37%的中高生表示社交媒体严重干扰日常生活,22%承认“离开社交媒体会感到焦虑”。
2024 年 11 月 4 日,首尔一所中学的一名学生放学后使用智能手机。[韩联社]
面对这一趋势,法案发起人、在野党议员赵正勋(Cho Jung-hun)公开表示:“孩子们半夜两三点还在刷Instagram,第二天顶着红肿的眼睛来上课……这是我们作为大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并非所有声音都支持这项立法。
一些青少年权利组织与进步党人士认为,这一法律可能侵犯学生的通信自由、隐私权与幸福权。
他们发布声明称:“既然现有学校规章已有约束力,为何还要进一步写入法律?这不是教育,而是国家用强制手段干预个体权利。”
2024 年 11 月 4 日,首尔一所中学的一名学生放学后使用智能手机。[韩联社]
不过,这一观点也遭到不少家长与教师的反驳。
2023年,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曾发布新声明,支持学校在合理范围内收缴学生手机,认为“并不违反人权”,而是教学秩序的一部分。
部分学校甚至尝试过早上集中上交手机、课后归还等“极端措施”,从家长反馈来看,这类安排反而让孩子更专注,课后情绪也更稳定。
韩国并非第一个立法干预“手机进校园”的国家。
法国:2018年起小学和初中全面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意大利、荷兰、芬兰:纷纷出台课堂禁机政策;
中国教育部:早在2021年即下发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需带入须经家长申请与学校审批。
此外,今年8月,美国已有17个州执行或通过“校园禁手机”立法,包括加州、佛州等人口大州。
可以说,在AI普及与智能终端渗透率空前高涨的时代,校园边界的重新划定,已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共同课题。
韩国这项法案之所以引发全球热议,根源不只是“禁手机”本身,而是背后对青少年数字生活质量的集体焦虑。
一方面是不可逆转的技术浪潮,一方面是对专注力、同理心、真实社交的怀念与呼唤。在AI时代到来前夕,我们是否需要通过强力机制,为下一代保留一块“非数字化的空间”?这是教育的议题,也是社会的命题。
《The New York Times》|South Korea Outlaws the Use of Smartphones During Class
《Reuters》|South Korea to ban mobile phones in school classrooms
《Korea JoongAng Daily》|Law limiting student smartphone use in class passes in bipartisan vote
《Convergence Now》|Will Banning Phones Make Students Smarter? South Korea Is About to Test It
《VnExpress International》|South Korea becomes latest country to ban phones in classrooms
来源:留学生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