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可持续发展,上合组织谱写绿色合作新篇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5:46 2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同样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这个覆盖全球40%以上人口、占据欧亚大陆60%领土的区域组织,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政策协调、推动能源转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同样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这个覆盖全球40%以上人口、占据欧亚大陆60%领土的区域组织,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政策协调、推动能源转型、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在与各国一道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宝贵的“上合智慧”与“上合方案”。

构建绿色发展合作框架

上合组织各国山水相连、利益交融,在“上合”框架下,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各方加强绿色发展合作交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8年,黄海之滨的青岛,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主持上合组织峰会,针对上合组织未来发展开创性地提出“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

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中方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就是希望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动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上合组织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视为合作的重要基石,一直聚焦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政策层面的协调机制。

从2018年在中方倡议和推动下签署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构想》,到2019年通过的《上合组织城市生态福祉发展规划》,再到2021年通过《上合组织绿色之带纲要》……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议程不断推进。

近两年来,上合组织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间的重视越发明显。2024年7月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阿斯塔纳宣言》。成员国指出,要加强环保领域合作,确保生态安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在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特别是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方面的合作,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4年7月8至9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是中国接任2024至2025年度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也是上合组织国家间首个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高级别活动。论坛发布了“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

今年7月3日,第六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在天津举办,主题为“合作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绿色、可持续、低排放发展”。会议不仅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还一并签署了《第六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联合声明》,持续推动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计划,2025年被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成员国指出,要加强环保领域合作,确保生态安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在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特别是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方面的合作,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成员国还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环保合作协定》。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7月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围绕“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主题,我国已经主办了绿色发展以及减贫、环保信息共享、绿色低碳技术等多项培训活动,助力区域间绿色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反映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更通过政策协同,为区域内的绿色发展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确保各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能够相互支持、协同推进。

新能源合作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

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谢列克镇,巨大的风机叶片随风转动,这是由中国电建集团在中亚地区投资的首个新能源项目,为当地7万户居民提供电力,年均可减少约16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6月的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街头,一辆辆来自中国的电动出租车分外靓丽。因为质量过硬,当地司机对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很高。

近年来,新能源合作已成为上合组织绿色发展的亮点。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国际司俄亚处处长李俊霞此前指出,上合组织国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GDP占比超1/4,既有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有能源枢纽,在全球能源市场举足轻重。

根据《中国—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显示,上合组织国家为全球贡献了一半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截至2024年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是组织成立之初的14.5倍,约占全球50%。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72%,已经成为推动区域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上合组织前秘书长阿利莫夫看来,上合组织国家赞成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积极采用成本效益更高、对环境更友好的技术,促进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

在能源合作机制方面,2024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至2030年能源合作发展战略》获批,明确了上合组织国家能源转型的“路线图”,进一步为上合成员国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提供指导框架。

此外,为切实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区域能源合作进一步深化,推动能源领域创新融合与可持续发展,自2021年起,上合组织还建立了成员国能源部长会机制,各方在能源安全、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持续深化对话。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各国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通过技术转移与产能合作,提升了区域内的能源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加强跨国界生态保护共享治理成果

几个月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把大约1.5吨盐生植物种子运到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用于两国专家正筹备共建的盐生植物园。

“这些种子不仅将直接用于盐碱地改良、生态恢复,还将为当地植物多样性储备、研究和开发打下基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平说。

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咸海,地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面积缩小了90%以上,形成了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

多年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科学家一直合力探索咸海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中国对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体现在设备、技术、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前副主任加尼耶夫说。

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我国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技术,积极与其他成员国分享成果。

中国在宁夏、甘肃等地形成的防沙治沙技术体系正在通过上合组织平台向中亚国家推广。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荒漠化防治项目已在哈境内试验推广,采用草方格沙障、节水灌溉等技术,有效遏制了项目区沙漠扩张趋势。

除了荒漠化治理,我国也高度重视与其他上合组织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上合组织所覆盖的高山地带,多处能寻见“雪地之王”雪豹矫健的身影。上合组织成员国约定共同努力保护雪豹物种及其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国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共同推动落实“全球雪豹及其生态系统保护计划”,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专家团队在珊瑚研究领域开展合作,新增珊瑚苗圃群68个,成功培育珊瑚5000余株,有效提升了斯里兰卡的珊瑚生态研究与保护水平。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合作,体现了各国对生态保护的共同责任与担当。通过经验分享、技术合作与联合行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展望未来,随着上合组织“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各成员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上合组织也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区域内的深入实践,为构建更加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