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麦苗旺长是农户们常面临的问题。麦苗旺长并非意味着丰收,反而可能带来诸多隐患,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旺长麦苗至关重要。
#旺长麦苗该如何管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麦苗旺长是农户们常面临的问题。麦苗旺长并非意味着丰收,反而可能带来诸多隐患,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旺长麦苗至关重要。
一、探寻旺长根源
1.施肥不当:若前期基肥中氮肥过量,且追肥时间过早、用量过大,会促使麦苗生长过快,叶片宽大,茎节细长,出现旺长现象。例如,有些农户为追求高产,盲目增加氮肥施用量,却忽视了磷、钾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配合,导致麦苗营养失衡,生长失控。
2.播种过早:当播种时间过早,气温较高,麦苗生长迅速,在冬前就可能出现旺长。此时麦苗生长量过大,消耗过多养分,抗寒能力下降,易遭受冬季低温冻害。
3.密度过大:播种量过多,麦苗间距过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为争夺光照和养分,麦苗会徒长,茎基部细弱,植株过高,后期易倒伏。
二、认清旺长危害
1.抗寒能力降低:旺长麦苗组织幼嫩,细胞液浓度低,在遭遇低温寒潮时,极易受冻害,导致叶片发黄、干枯,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2.病虫害加重:旺长麦苗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加,为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易大面积发生,进一步损害麦苗健康。
3.倒伏风险增加:由于茎基部细长柔弱,支撑能力不足,在后期小麦灌浆期,随着麦穗重量增加,旺长麦苗极易倒伏,不仅影响收割,还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籽粒灌浆不充分,产量大幅下降。
三、实施有效管理
1.镇压控旺:在冬前或早春,选择晴天午后,用石磙或镇压器对旺长麦苗进行镇压。镇压可损伤麦苗地上部分,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生长,促进根系下扎,增强麦苗抗倒伏能力。注意镇压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镇压造成麦苗机械损伤。
2.深中耕断根:在麦苗行间进行深中耕,深度约 10 厘米左右。通过切断部分根系,减少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中耕后及时浇水,促进新根萌发,增强麦苗活力。
3.化学调控:可选用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抗倒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雾。按照说明书严格控制用量和浓度,在麦苗三叶期至拔节期进行喷施。化学调控能有效抑制麦苗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但要注意药剂使用安全,避免对后茬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合理施肥:减少氮肥施用,增加磷、钾肥用量。对于旺长麦苗,可适当推迟追肥时间,在小麦拔节期,依据苗情,每亩追施 10 - 15 公斤高磷高钾复合肥,促进麦苗由旺转壮,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
旺长麦苗的管理需要农户们认真分析成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科学管理,将旺长麦苗转化为健壮麦苗,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