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践初心:宁德师范学院学子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绘就青春画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14:35 1

摘要:今年暑期,宁德师范学院组织270支实践队伍、2690名学子、178名带队教师怀揣热忱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支教课堂传递知识,踏入乡土田野助力振兴,穿梭文化沃土守护传承,深入社会服务一线践行担当。以行动为笔,在实践长卷上书写成长使命,让青春于实干中绽

今年暑期,宁德师范学院组织270支实践队伍、2690名学子、178名带队教师怀揣热忱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支教课堂传递知识,踏入乡土田野助力振兴,穿梭文化沃土守护传承,深入社会服务一线践行担当。以行动为笔,在实践长卷上书写成长使命,让青春于实干中绽放耀眼光彩。

躬行求实,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多支实践队深入基层,以专业所长助力发展。旅游管理学院团队在郭进辉教授带领下,历时6天走访闽赣两省22个村,聚焦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实地调研梳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路径,为生态产业优化提供一手数据。“霞屿逐光,山海探兴”实践队在霞浦县开展调研,在柏洋乡考察特色农业,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水稻育秧、葡萄种植技巧,让山海间的乡村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化身“田园探索者”,深入高山田间参与果蔬采摘,向农民学习种植技巧,聚焦高山土豆产业升级,结合在地文化设计特色IP,以“种植到餐桌”为主线,为土豆产业注入新活力,探索出创意与实干并重的乡村振兴路径。

寻根溯源,启迪创新活力

在时代强音的号召下,“寻根溯源·体悟新程”实践队深入福建宁德、福州及浙江杭州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了解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企业创新成果,走进浙江展览馆参观“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展览,深化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解,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青野创想实践队协办“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科普活动,完成周宁、寿宁团队研学,带领60余名师生参观闽东之光红色文化教育中心、畲族文化展馆,走进动植物标本馆开展科学实践,播下科学与文化的种子,提升队员科普讲解与组织能力。

培根铸魂,点亮乡村教育灯塔

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一支支支教队伍如点点星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实践队聚焦儿童安全,组织地震科普与演练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战演练,提升赤溪村儿童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小橘子支教队带领屏南县学生探访科技馆,体验挖掘机模型、了解航天器发展、通过“雅各布天梯”阐释电磁原理,让同学们领略声光电磁的奇妙,点燃科学探究热情。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连续7年坚守,构建“基础+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开设语数英基础课与海洋科普、非遗体验等特色课程,通过家访搭建家校共育桥梁。

守护文脉,激活传承动能

实践队员们积极以实践活动为桥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根溯源,传承创新”畲医药资源调查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安市溪柄镇、福安畲族文化中心采集十二时辰、何首乌等畲药样本,制作浸制与腊叶标本30余件,聆听关于畲医药助力闽东革命的历史,深刻理解“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传承内涵。文峰支教实践队深挖当地文化资源,走访陈普祠、黄礼鉁故居等古迹,编写校本教材并设置“我的文峰梦”板块,教育引导孩子们描绘家乡未来,让传统村落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春风化雨,传递社会关爱

实践队员们将青春的热忱化作多元服务,回馈社会需求,让温暖直抵人心。马山村维修志愿服务队采用“义务维修+爱心支教”双线服务,10天内修复电器40余台,为乡村孩子开设机器人组装、作业辅导等课程,用技术与陪伴传递善意。“星火暖心,同心护航”社会实践队为孤独症青少年搭建展示平台,志愿者们创新采用模块化主题教学,课程紧扣自主生活能力培养,从“食”“行”“娱”“练”多维度切入,聚焦美食制作、超市购物实践、运动训练等环节,有效提升孩子们的社会认知与自理能力。“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队深入8个社区,开展“情绪小怪兽”主题活动,用故事、动画带孩子们认识情绪,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护航,筑牢社区支持网。

从乡村振兴的田野到文化传承的课堂,从生态保护的河畔到社会服务的社区,宁德师范学院学子以实践践行“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与现实的对接,更是青年责任与社会需求的共振。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让更多宁师青年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通讯员:祁燕苹)

来源:未来网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