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靠复刻欧阳询《九成宫》批出名的10位狠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17:20 2

摘要:1837年生于湖南安化的黄自元,不仅是同治七年的殿试榜眼,更以一手铁画银钩的书法震撼晚清。他历任科举考官,却在民国初年投身实业,将文人的风骨融入商海。直到1918年离世,他始终保持着"澹叟"名号中的那份超然。

一、黄自元:翰林院走出的实业书法家

1837年生于湖南安化的黄自元,不仅是同治七年的殿试榜眼,更以一手铁画银钩的书法震撼晚清。他历任科举考官,却在民国初年投身实业,将文人的风骨融入商海。直到1918年离世,他始终保持着"澹叟"名号中的那份超然。

二、姚孟起:吴门书坛的百变圣手

这位苏州才子以复刻欧阳询《九成宫》名噪江南,隶书竟得陈鸿寿真传,治印还暗藏蒋仁风骨。他笔下金农式的古拙画作,让《海上墨林》直叹:"一书融百家,吴门无双!"

三、爱新觉罗·绵勋:皇族书法最后的荣光

从奉恩将军到贝子爵位,这位道光年间的天潢贵胄,用七十年光阴写就清朝宗室书法最后的华章。1893年他离世时,带走的不仅是一个爵位,更是一个时代的笔墨风华。

四、冯誉骥:从学海堂到巡抚衙的墨香人生

广东学海堂走出的陕西巡抚,晚年却因一幅字画遭弹劾罢官。他创立的"绿伽楠馆"珍藏无数,连阮元都赞叹:"展云之笔,有封疆之魄!"

五、吴郁生:帝师书家的跌宕传奇

作为康有为恩师,他因戊戌变法被慈禧冷藏二十载。直到1908年慈禧驾崩,这位七旬老人才以邮传部尚书之姿重出江湖,留下"纯斋体"见证晚清风云。

六、王维贤:民间欧楷第一人

没有功名的他,却被京津书坛奉若圭臬。田蕴章直言:"观竹村先生楷书,方知翰林院外亦有真龙!"他笔下的欧阳询,至今仍是书法高考范本。

七、陈益椿:消失的欧楷圣手

与王维贤齐名却鲜有墨迹传世,直到藏家晒出泛黄残卷,方见其字如"寒梅立雪,筋骨自现"。田蕴章痛惜:"此等绝艺,本不该隐于市井!"

八、高云塍:中华书局的金字招牌

民国书局三巨头之一,他的《云胜小楷》曾是文人书房标配。鲁迅日记中三次提及求购其字帖,称之"新文化运动的古典注脚"。

九、任政:海派书法的世纪绝唱

从黄岩走出的复旦艺术顾问,独创的"兰斋体"熔铸晋唐风骨。1999年他临终前,外滩海关大钟的"上海"二字仍是他最后的手泽。

十、邬惕予:当代楷书的叛逆者

这位自称"萸江一怪"的湖南奇人,四岁习字,八十载逆练百家。他笔下的"邬体"楷书,既有欧阳询的险峻,又带郑板桥的狷狂,被书坛称为"最后的手工楷书标本"。

来源:茶眼看陕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