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任其自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11:12 1

摘要:​闲暇之时,读唐代白居易五言律诗《问皇甫十》: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仿佛一阵清风吹进紧绷的心扉。这位唐代诗哲用寥寥数十字,道破了我们穷尽半生方能领悟的生活真谛:人生苦乐不在外境,而在心境

​闲暇之时,

读唐代白居易五言律诗《问皇甫十》: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仿佛一阵清风吹进紧绷的心扉。

这位唐代诗哲用寥寥数十字,

道破了我们穷尽半生方能领悟的生活真谛:

人生苦乐不在外境,而在心境;

命运起伏不由人力,而在顺遂。

白居易的生活智慧,

体现在动静皆宜的从容里: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张翰因思莼鲈而辞官,

接舆佯狂避世而亢歌,

二者皆是不违本心、任情自然的典范。

诗人将这种境界融入日常,

欲醉则醉,欲歌则歌,

不勉强自己,不为难他人,

在出世与入世间找到微妙平衡。

这种生活艺术,

恰似中国画中的留白,

懂得在生命画卷中适当放空,

反而成就更高境界的圆满。

反观当下,

我们常陷入“非做不可”的焦虑循环。

为几两碎银奔波,

为浮世虚名劳神,

甚至闲暇时也要用各种活动填满光阴。

仿佛静止就成了浪费,

独处就等于孤独。

这种“填充式生存”,

让我们食不知味、寝不安枕,

将简单日子过得复杂无比。

就像总担心秋天不收获、冬天不生长,

却忘了四季有时,万物有节。

自然之道本不假外求。

春花开谢,秋叶飘零,

不赖人力安排;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原是生命本能。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规划,

而是如农人般的时序智慧:

春播时专心播种,

夏耘时用心除草,

秋收时欢庆收获,

冬藏时安然休憩。

这种顺应不是消极无为,

而是知进知退、知取知舍的大智慧。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任其自然”更像一种精神抵抗。

抵抗无休止的加速,

抵抗过度填充的焦虑,

抵抗非此即彼的极端。

它教会我们像河水绕石般柔软……

不是软弱妥协,

而是以柔克刚的生存智慧。

水流从不与岩石硬碰硬,

却能穿石蚀崖,

终成浩荡江河。

人生如行船,

有顺流必有逆流。

急流中奋力划桨固然可贵,

但懂得顺应水流、调整风帆,

何尝不是更深远的智慧?

所谓“任其自然”,

实质是明晰边界的清醒:

什么是可为的,

什么是当为的,

什么是不可为的。

这种界限感,

让我们既能全力以赴追求所能及之事,

也能坦然接受人力所不及之境。

那位写下《慢慢》的诗人是懂生活的:

慢慢是一个很好的词。

慢慢遇见,慢慢成长,慢慢喜欢,

慢慢看世界,慢慢变老。

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慢下来,

静下来听花开的声音,

观叶落的曼妙。

有了闲情逸致,才能更好享受生活。

……

慢不是效率的反面,

而是质量的保证。

就像深山古寺的钟声,

悠远方能传得绵长;

如同陈年佳酿,

慢陈才能醇香四溢。

给自己留白,

就是给生命沉淀的空间;

让时光慢慢流淌,

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真味。

白居易的豁达穿越千年,

依然照亮现代人的心灵困境。

当我们被“必须”和“应该”捆绑时,

不妨吟诵“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当我们为得失焦虑时,

不妨默念“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人生最大的智慧,

或许就是在奋力求索与随缘自在间,

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愿我们都能修得这般境界:

时光慢慢走,岁月静静流;

如书轻轻阅,如花淡淡香。

在草木闲情的日子里,

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将浮沉不定的人生过得从容寻常,

最终活成自己生命诗人。

来源:淯水䓍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