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羊不死,每一位在直播间的消费者都有责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3 17:14 1

摘要:当合肥市场监管部门对三只羊开出 6894.91 万元的罚单时,这场持续月余的直播带货风波看似尘埃落定。但正如监管通报中所揭示的 —— 月饼产地玩文字游戏、牛肉卷以调制肉冒充原切肉、梅菜扣肉被曝使用槽头肉…… 这些乱象背后,不仅是头部主播的信用崩塌,更是整个直播

当合肥市场监管部门对三只羊开出 6894.91 万元的罚单时,这场持续月余的直播带货风波看似尘埃落定。但正如监管通报中所揭示的 —— 月饼产地玩文字游戏、牛肉卷以调制肉冒充原切肉、梅菜扣肉被曝使用槽头肉…… 这些乱象背后,不仅是头部主播的信用崩塌,更是整个直播电商生态的集体溃败。而在这场溃败中,每一位曾在直播间激情下单的消费者,都在有意无意中成为了乱象的 “共谋”。

一、信任经济下的集体失智

三只羊的直播间里,“香港美诚月饼” 被包装成 “线下卖 700 元的高端货”,主播们对着镜头嘶吼 “一年只卖一次”“手慢无”,评论区里 “抢到就是赚到” 的弹幕此起彼伏。这种话术精准击中了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对 “香港品牌” 的盲目信任、对 “限时折扣” 的紧迫感、对头部主播的无条件依赖。据统计,涉事月饼销量近百万单,牛肉卷售出 4.2 万单,如此庞大的消费数据背后,是消费者主动放弃了基本的理性判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但在直播间的狂欢中,多少人真正在意过产品的真实产地、成分检测报告?当主播将 “香港注册” 等同于 “香港制造”,将 “监制” 偷换为 “生产”,消费者往往选择选择性失明。这种集体失智,本质上是对 “熟人经济” 的过度透支 —— 我们相信屏幕那头的 “哥哥姐姐” 不会骗自己,却忘了商业世界里最朴素的真理:没有无缘无故的 “宠粉”,只有精心设计的营销。

二、沉默的大多数与纵容的代价

在三只羊复播后的直播间里,评论区被设置为 “仅粉丝可评论”,满屏都是 “支持小杨哥” 的留言。那些买到假茅台、吃到槽头肉的消费者,要么投诉无门,要么在维权路上知难而退。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直播间虚假宣传” 投诉超 2.8 万条,但真正走完法律程序的寥寥无几。这种沉默,恰恰成为了商家逃避责任的温床。

法律专家指出,消费者若主张 “退一赔三”,需承担举证责任,而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成本极高。于是,多数人选择自认倒霉,少数人在社交平台发声后被淹没在流量洪流中。正如职业打假人王海所言:“带发分离的模式下,主播可以随时甩锅给小公司,自己毫发无损。” 而消费者的隐忍,让这种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的套路屡试不爽 —— 三只羊前脚因月饼被罚,后脚仍能靠 “家人们” 的打赏赚得盆满钵满。

三、重构信任需要消费者觉醒

三只羊事件绝非孤例。从辛巴的假燕窝到李佳琦的 “最低价” 谎言,直播电商的信任危机早已积重难返。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消费者必须意识到:每一次点击下单,都是对行业规则的投票;每一次沉默纵容,都是对劣币驱逐良币的助推。

首先,消费者应重塑 “买方主权” 意识。下单前多问一句 “资质何在”“检测报告在哪”,遇到虚假宣传时少一点 “算了吧”,多一点 “我要投诉”。其次,要善用法律武器。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若主播明知虚假仍代言,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若平台未尽审核义务,亦需承担相应责任。正如合肥通报中所强调的,监管部门已将主播、平台、商家的责任边界厘清,消费者的维权路径从未如此清晰。

结语

当三只羊的直播间再次响起 “家人们上车” 的呐喊时,我们应当明白:这场游戏的终结,不在罚款单上的数字,而在每个消费者点击 “购买” 前的那一刻迟疑。唯有拒绝盲目跟风,坚持理性消费,才能让那些靠 “嘴炮” 收割信任的主播无路可走,让直播电商回归 “货真价实” 的本质。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没有谁能绑架我们的钱包,除了我们自己。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