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朋友小林特别闹心,说连续三天晚上都梦见去世的外婆。每次醒来脑袋都是蒙的,甚至都不敢告诉别人——怕被说“迷信”。其实这事挺常见的,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说过类似的事。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真有什么“灵魂联系”,还是大脑在玩把戏?我寻思着得说说清楚。
最近我朋友小林特别闹心,说连续三天晚上都梦见去世的外婆。每次醒来脑袋都是蒙的,甚至都不敢告诉别人——怕被说“迷信”。其实这事挺常见的,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说过类似的事。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真有什么“灵魂联系”,还是大脑在玩把戏?我寻思着得说说清楚。
小林说,外婆走的时候他因为工作没赶上最后一面。这半年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可白天忙着上班根本顾不上想。结果这几天梦里总出现外婆,还特别清楚——上次梦见外婆站在老房子门口,冲他招手说“记得照顾好你爸”。小林现在每天盯着手机,生怕漏了我爸的电话。这事让我想起网上有报道,说很多人在亲人去世后半年内,梦见对方的概率比平常高好几倍。
这事分两派看法。有人觉得这是“亡魂未安”,得烧纸钱做法事。但也有专家说,这不过是大脑在整理情绪。去年我哥学心理学时说过,人在睡觉时大脑会把白天的事和记忆搅和在一起,尤其是特别在意的。比如小林一直内疚没见外婆最后一面,梦里自然会补上这个“缺憾”。不过有意思的是,国外有研究团队发现,经常梦见逝者的,抑郁风险反而比很少梦见的人低——可能是因为通过梦,人能把没说完的话说出来,把心结慢慢解开。
我建议小林试试个办法:找个本子,把梦里外婆说的话全写下来。写完再想想现实中能做什么。比如我爸现在身体不太好,小林正好可以带他去医院检查。他刚开始觉得这“太麻烦”,但上周跟我吃饭时说,写了两天发现心里轻松多了。其实这招挺管用,就像把心里憋着的话说出来,梦自然就不会总纠缠了。
现在连科技也掺和进来了。网上有APP能分析梦境,输入关键词就能给建议。我表姐用过一个,说她梦见去世的爷爷给她指路,软件提示可能是该换个工作环境了。她本来就想辞职,但纠结很久不敢行动,结果看了分析后还真去面试了。这事听着玄乎,但科技公司说他们用了大量案例数据,还真帮不少人找到了方向。
有意思的是,这事在国外早就不新鲜了。我看过报道,有些国家甚至把“梦境咨询”算进医疗保险。比如英国那边,要是有人长期被噩梦困扰,可以去找专门的心理医生,医生会根据梦里的细节提建议。不过国内现在也慢慢有人开始重视,有些心理诊所会教人做“梦境日记”,把梦里的细节和现实问题对号入座。
说回小林,他上周终于和我爸一起去了趟医院。我爸查出有点高血压,现在天天在家炖汤,俩人关系比以前亲了。他说现在梦里外婆出现的频率少了,但偶尔还会看见。不过这次他不再害怕,反而觉得这是外婆在提醒他别忽略健康。
这事让我明白,梦里的亲人可能真的不是什么“灵魂”,但背后藏着我们自己的心事。与其纠结是真是假,不如想想怎么让现实过得更好。就像小林外婆梦里说的那句话!!!!!!!!! 人这一辈子,能说出口的话其实没那么多,但梦至少给了我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来源:月下安然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