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AI、无人机!斜杠青年勾勒“世界丽水”,很多人都看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17:06 3

摘要:当科技邂逅人文,跨界便有了温度。在莲都,乌干达华侨范俊以(小凡)以无人机为眼、AI为笔,在低空经济浪潮中架起文化桥梁——从非洲草原到浙南群山,他用创新解码乡愁,用代码编织文明对话的经纬。

当科技邂逅人文,跨界便有了温度。在莲都,乌干达华侨范俊以(小凡)以无人机为眼、AI为笔,在低空经济浪潮中架起文化桥梁——从非洲草原到浙南群山,他用创新解码乡愁,用代码编织文明对话的经纬。

滞留华侨解码乡愁

2019年除夕夜,小凡回国探亲,一顿团圆饭的工夫,疫情骤然封锁了返程路。彼时的他,尚不知这场意外将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既然回不去,就留在家乡做点什么吧。”2020年,自媒体风口呼啸而至,让待业在家的小凡嗅到机遇。他掏出积蓄购置二手无人机,成立了小凡工作室,在丽水的山水间开启了“第三只眼”的修炼。

炸机少年到航拍诗人

记者见到小凡时,他正调试着最新入手的无人机,显示屏上跳动的参数,像极了这位乌干达华侨跳脱的跨界人生。从2020年首飞炸机时的心惊肉跳,到如今累计超2000小时的飞行记录,这个曾在马拉维开过超市、乌干达经营过广告公司的华侨青年,硬是把航拍玩成了现象级文化IP。

小凡摩挲着操作杆和记者分享说,“无人机升空时的蜂鸣声,很像童年记忆里知了的欢快鸣叫声,让我在拍摄的时候感到非常愉悦。”航拍让小凡从高空视角爱上家乡,通过挖掘,他把丽水风光片拍出了人文纪录片的气质。

于是,在小凡的螺旋桨下流转着丽水的四季轮回:正月里青林板龙翻涌百年沧桑,端午通济堰龙舟划破千年水纹,高考少年穿越"必胜门"的剪影定格青春……

去年跨年夜,他在中广未来城打造的裸眼3D灯光秀让传统节庆文化与现代光影艺术碰撞出璀璨花火,当晚视频点击量突破200万。

勇闯AI赛道

转型之路远非坦途。对流天气来袭、设备坠毁、AI剪辑系统研发两月烧光十几万经费、灯光秀倒计时72小时系统崩溃……小凡的手机里常年并行着七八个工作群,“像同时操控二十架无人机,但坠机了还得笑着重飞”

“我们不是在玩跨界,是在造连接世界的桥。”如今小凡的公司早已突破无人机边界,并存着多个次元:AI直播系统支撑四个直播间同步售卖哪吒盲盒,语音剪辑算法将200小时素材浓缩成3分钟爆款视频,云端中医知识图谱收录的古方数据每周以百条递增。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场令人咋舌的赛道跨越。

小凡的双向解码计划

随着低空经济新政东风,小凡的“科技风筝”也越飞越高。今年,他计划启程前往乌干达拍摄,不仅要记录第二故乡的风光,更要将家乡文化带到非洲。也许下个月在坎帕拉街头,我们会看见穿着哪吒T恤的非洲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双向解码——既让非洲看见AI时代的丽水,也让丽水看见数字原住民的非洲。”

夜幕降临,工作室的航拍灯光在天花板投射出银河轨迹,恍惚间分不清哪是瓯江星火,哪是维多利亚湖的渔光。这个用无人机丈量乡愁的跨界飞手,正在低空经济与人文情怀的交汇点,让全世界了解丽水。“当我们给无人机注入文化基因,每次升空都是文明对话。”

记者| 孔安迪 金恒毅

编辑| 凯 妮主编| 昕 壹

来源:莲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