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门峡┃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成功切除罕见脑膜瘤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4:20 1

摘要:今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脑病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三区主任方丹东团队,成功为一名50岁男性患者切除了相当于成人拳头大小的脑膜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充分展现了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的精湛医术和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敬畏担当。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成功切除罕见脑膜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今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脑病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三区主任方丹东团队,成功为一名50岁男性患者切除了相当于成人拳头大小的脑膜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充分展现了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的精湛医术和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敬畏担当。

从医首遇最大脑膜瘤

今年7月底,一名50岁的男性患者因左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一瘸一拐来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找到方丹东就诊。

经了解,该患者早在8年前就已发现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因症状不明显,就没有放在心上。直至近期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才决定就医。

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患者右侧额顶叶交界区矢状窦旁/镰旁生长着一个8.4cmx8.2cmx7.7cm大的脑膜瘤,相当于一个成人拳头的大小,且位置紧邻支配左侧上下肢肢体活动的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

“这是我从业20多年来遇到的体积最大的脑膜瘤。”方丹东表示,“肿瘤不仅大,还位于额顶叶交界功能区,周围密布重要血管神经,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极高。”面对患者的焦虑,他安慰道:“我们一定尽全力把肿瘤切除干净。”

历经6个小时成功切除

面对复杂病情,方丹东团队迎难而上,术前经过多次讨论,依托影像多模态重建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详尽周密的手术方案及术后快速康复(ERAS)策略,力求将手术创伤和风险降至最低。

手术于8月4日上午进行。由方丹东主刀、主管医师侯保森、魏铭坤担任助手,展开“颅内攻坚战”。手术过程可谓“如履薄冰”,为最大限度保护脑组织功能,减少手术副损伤,团队只能采取瘤内分块切除的精细手法。术中,团队时刻保持警惕,保护至关重要的中央沟回流静脉和矢状窦,避免损伤后导致严重脑水肿;同时力求将矢状窦旁肿瘤剥离干净,以降低复发风险;还需尽可能保护好脑皮层和胼胝体,以减少术后发生偏瘫的概率,有助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为了降低颅内异物感染概率,整场手术尽量减少使用止血材料。

手术从上午9时30分持续到下午3时30分,整整6个小时,手术团队以“显微绣花”般的极致耐心和精湛技艺,一点点剥离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粘连,精准规避每一根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最终,这个“拳头大”的脑膜瘤被成功切除。

患者双手竖大拇指点赞

手术成功仅仅是第一步,术后的精准治疗与护理同样关键。

方丹东团队从2021年开始积极应用快速康复理念(ERAS)及相应的护理模式。该模式能够减少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通过有效镇痛、早期进食和早期活动等措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等多重优势。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照料下,患者快速恢复。术后第5天,他步履稳健地走进医生办公室,难掩激动之情,双手竖起大拇指为方丹东及其团队点赞。

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医生高超技术的肯定,还是术后恢复的有力证明。若不是身着病员服,几乎无人相信他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

从精准的术前评估、多学科联合制定方案,到术中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再到术后ERAS理念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病人康复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神经外科方丹东团队敬畏生命、敢于担当的医者情怀。(汤剑燕 牛鹏磊)

来源:三门峡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