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服务行业的人文关怀更需聚焦特殊群体需求。金融机构作为与民生紧密关联的服务窗口,正通过适老化服务实践,将技术便利与人文温度深度融合。建行兰州广场支行作为服务前沿阵地,不仅承担着金融业务办理功能,更成为传递社会关怀的重要载体,为行业树立关怀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服务行业的人文关怀更需聚焦特殊群体需求。金融机构作为与民生紧密关联的服务窗口,正通过适老化服务实践,将技术便利与人文温度深度融合。建行兰州广场支行作为服务前沿阵地,不仅承担着金融业务办理功能,更成为传递社会关怀的重要载体,为行业树立关怀标杆。
金融适老的服务深化
建行兰州广场支行针对老年群体推出"适老+助老"双重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老年客户需求,从取号环节开始全程陪同,在自助机具操作时采用"手把手教学+图文指引卡"的方式,用洪亮清晰的语音配合肢体语言进行分步讲解。网点内设置专门的适老服务专区,配备放大镜、应急呼叫铃等设施,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助老服务情景模拟演练,提升对视力障碍、行动不便等特殊客户的服务响应效率。
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冒充电商客服退款""虚假中奖"等常见骗局特征。在客户等待区循环播放反诈宣传短片,每月定期举办"银发防骗小课堂",通过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短剧帮助老年群体增强防范意识。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主动为老年客户递上温水,在业务办理间隙提醒季节养生注意事项,让专业服务充满人情味。
全场景的适老服务延伸
服务场景从网点内向社区生活场景延伸,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账户对账、密码重置等上门服务预约通道。组织员工参加手语基础培训,帮助听障客户独立完成业务办理。针对记忆力减退的老年客户,记录常用业务流程和注意事项,实现从"被动帮助"到"主动赋能"的服务升级。
普惠关怀的多元实践
金融机构将人文关怀延伸至更广泛劳动群体,通过"劳动者港湾"项目在建行广场支行设置休息座椅、手机充电站等基础服务设施。与社区合作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防诈骗宣传和基础金融咨询。这种开放式服务模式使建行兰州广场支行成为连接金融服务与社区生活的纽带,实现从金融服务提供者到社区关怀践行者的角色拓展。
金融适老化服务的深化与劳动者港湾的实践,共同勾勒出服务行业人文关怀的升级路径——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关注情感体验;不仅聚焦特殊群体,更迈向普惠共享。这种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赋能"的转变,正是服务行业社会责任与人文温度的生动体现。
来源:头条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