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暖城人才周”鄂托克旗专场活动——浙江大学—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螺旋藻研发产品成果发布会在康巴什举办,这是鄂尔多斯市人才科研“飞地”的第一次研究成果发布。市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敏,旗委书记、二级巡
8月28日,“暖城人才周”鄂托克旗专场活动——浙江大学—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螺旋藻研发产品成果发布会在康巴什举办,这是鄂尔多斯市人才科研“飞地”的第一次研究成果发布。市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敏,旗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高怀京,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苏智雄,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浙江大学—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周民及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等医学专家、区内知名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并见证螺旋藻成果转化签约。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刘锐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伊始,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敏,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苏智雄先后致辞,从不同维度阐述对螺旋藻产业发展的期待与支持。
李敏在致辞中表示,联合研究中心自2023年成立以来,在医药应用领域、螺旋藻产品线优化升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开发的螺旋藻外泌体产品,在全球率先进入临床试验,标志着螺旋藻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里程碑式创新突破。这些成果得益于鄂尔多斯市和鄂托克旗持续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同样也离不开浙江大学周民教授团队的潜心钻研和技术攻坚。希望鄂尔多斯与浙江大学继续坚定不移深化合作,加大科研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在平台建设、产创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鄂尔多斯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苏智雄在致辞中表示,鄂托克旗与浙江大学携手共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是深入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内蒙古建设祖国北方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举措。此次发布的核心成果兼具重大临床价值、产业转化价值与国际影响力,标志着鄂托克螺旋藻产业正式迈入“科技赋能、价值跃升”的新阶段。鄂托克旗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部署,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形成标志性首发成果。
在成果发布环节,周民教授详细介绍了螺旋藻外泌体、益生菌、纳米螺旋藻系列产品的研发历程与临床试验成果。据其介绍,此次发布的系列产品均以鄂托克旗螺旋藻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螺旋藻外泌体提取、螺旋藻益生菌培育等核心技术,严格围绕“临床价值、产业转化、国际影响”三大核心维度开展研发,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微藻生物活性物质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传统螺旋藻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清晰路径。
成果发布后,周民教授与内蒙古再回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勇宁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鄂托克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共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攻关,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助力地区螺旋藻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螺旋藻外泌体超纯液
此次发布的螺旋藻外泌体口腔凝胶
此次发布的螺旋藻外泌体滴眼液
此次发布的螺旋藻皮炎凝胶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摄影/巴特尔
目前,鄂托克旗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年产优质藻粉5200吨,产量达到全国60%、全球4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世界藻都”。近年来,鄂托克旗以自治区“六个行动”为牵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以“发布一项成果、凝聚一批共识、撬动一个产业”为目标,助力“科技惠民、产业强旗”推动,为鄂托克螺旋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旗领导麻子栋、郭朝晖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螺旋藻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
记者 冯晓芳 边新泽 毕希日乐图
来源:活力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