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冰淇淋行业将迎来“需求驱动、创新引领、数字化赋能”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4年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334亿元。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
中国冰淇淋行业将迎来“需求驱动、创新引领、数字化赋能”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4年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334亿元。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传统企业需加速转型,拥抱数字化与创新;新品牌需强化差异化定位,聚焦细分需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加强协同,方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先机,实现长期稳健增长。(《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冰淇淋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91页,可到艾媒网或者艾媒咨询公众号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2030年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34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334亿元。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行业标准,指导和支持冷链物流、工业数字化、食品安全监管,为中国冰淇淋产业的规范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消费者调研:冰淇淋消费呈现理性化、休闲化、体验化发展趋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冰淇淋消费群体以18-35岁、已婚有孩家庭为主。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敏感度较高,注重品牌背书。消费场景中休闲放松占比50.2%,消费目的中与家人、朋友分享分别占比63.5%、53.1%。线下即时性消费占比74.6%,但新兴购买渠道如内容平台、仓储式商超因消费体验良好,增长速度较快。
发展趋势:健康化、差异化与情绪化驱动冰淇淋行业持续增长
中国冰淇淋行业呈现三大核心趋势。消费者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倒逼企业研发新原料、技术,进行产品、营销创新。吃好不再是唯一要求,吃“新鲜”“个性”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重要考量,这要求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打破同质化、价格内卷的瓶颈。随着冰淇淋消费越来越嵌入日常生活,冰淇淋承载的解压、怀旧、社交等价值不断凸显,附加价值将成为未来企业营销的重点。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节选)第一章 中国冰淇淋行业发展背景研究
冰淇淋/雪糕定义及其生产工艺
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冰淇淋以乳、乳制品为原料,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老化、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具有体积膨胀的特点。雪糕则以饮用水、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灭菌等类似工艺制成,其膨化率较低且硬度较高。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乳脂和蛋白质含量标准,冰淇淋要求乳脂含量≥5%且蛋白质≥2.2%,而雪糕仅要求脂肪≥1%、蛋白质≥0.4%。同时,冰淇淋通过空气膨化工艺使其口感更松软。
中国冰淇淋行业环境发展驱动力:人均消费量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逐年上涨,且始终高于亚太地区的人均消费量。2024年中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达3.3千克,但是与2024年全球约4.8千克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冰淇淋市场增长势头稳定,拥有较大未被激活的空间,可通过产品、功能、场景创新打开消费潜力。
(节选)第二章 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至2024年期间,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为1835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休闲食品需求提升、企业产品创新拉动消费以及购买渠道日益便利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冰淇淋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市场规模通常保持每年更新;如若更新,艾媒数据中心将第一时间发布,点击查看最新内容 ↓↓↓
2015-2030年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中国冰淇淋产业链图谱
中国冰淇淋相关现存企业数据监测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冰淇淋相关现存企业41203家,多分布在华东(7401家)、华南(6646家)、东北(6298家)、西南(6248家)地区,这与地区的历史积淀、原料优势、消费需求有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与当地企业在互动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消费结构,企业需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消费特征。
(节选)第三章 中国冰淇淋行业发展舆情分析
中国冰淇淋行业关联热度指数分析
数据显示,在2025年8月抖音冰淇淋关联词图谱中,“野人先生”“草莓”“阿诺”,以及“蛋糕”“麦当劳”的相关性及热度指数较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关联词热度折射出冰淇淋市场分层趋势,如高端现制的野人先生、阿诺手工冰淇淋靠健康与体验引流,麦当劳等平价冰淇淋稳占刚需,而草莓口味与蛋糕形态则成为创新焦点。
中国冰淇淋行业热点
(节选)第四章 中国冰淇淋市场消费者洞察分析
中国冰淇淋消费者人群画像
价格是门槛,品牌价值是溢价的关键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的消费者选购冰淇淋的主要原因有价格合理、品牌知名度高,四成消费者的主要原因有包装吸引人、口味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冰淇淋价格较为敏感,企业应通过多种手段降低产品价格,或升级产品口味、包装、品牌、口碑等提高产品溢价。
认知≠购买,品牌分层破局有待提升转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冰淇淋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度基本呈正相关。哈根达斯、雀巢、蒙牛等头部品牌,凭借高认知驱动高购买;腰部如八喜、巧乐兹、梦龙等虽有一定认知,但购买度低于预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腰部企业需要进一步挖掘认知与购买之间出现的断层,小众品牌应抓住自身特色、突破现有认知圈层。
即时消费为主,深挖线下渠道超七成份额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冰淇淋销售渠道高度集中于线下,占比约74.6%,反映出即时消费属性对渠道布局的核心影响。传统连锁超市(43.1%)和连锁便利店(37.3%)的强势地位,凸显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场景化购买的依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冰淇淋企业需强化线下渠道精细运营,同时借力数字化销售渠道拓展消费场景,推动“去季节化”转型。
品质参差不齐是行业的最大痛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3.6%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冰淇淋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其次是价格过高,暴露出产品品控、市场适配性不足问题。个别企业原料以次充好、雪糕价格刺客等现象,不仅伤害了消费者感情,更给行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冰淇淋企业需以品质为基、清晰划分不同产品线价格区间、升级消费者体验,才能在竞争中突围,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节选)第五章 中国冰淇淋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中国冰淇淋行业典型案例:五羊牌
五羊牌雪糕是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的岭南知名雪糕品牌,陪伴数代广东人成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府情怀。作为中国甜筒产品开创者,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五羊甜筒品类在1998-2023年,连续26年稳居广东销量榜首[1],其全国范围内累计销量更是突破36亿+支大关。2021年,“五羊”系列商标加入越秀集团。2023年,依托集团资源,隶属越秀乳业的广东五羊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品牌依托“一体两翼”区域资源优势,迈入了发展新征程。
中国冰淇淋行业典型案例:上口爱
浙江五丰冷食有限公司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年杭州第一家棒冰厂,于1993年率先引入外资和现代化管理体系,成为杭城首批中外合资企业,目前由世界500强华润集团麾下华润五丰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合资而成。五丰深耕冷冻食品领域三十多年,已成为浙江省冷食行业龙头,年销售额超10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居浙江省第一。其主力品牌上口爱主打年轻化路线,以“浪漫 时尚”为核心理念,凭借高颜值甜筒、跨界IP联名及创新产品抢占市场,拳头产品甜筒系列连续23年浙江甜筒销量第一,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冰淇淋品牌。
上口爱产品分为高端、中高端、中端三个产品层次,包含冰淇淋杯、甜筒这两大类产品。高端奶茶杯果味雪泥搭配酸奶、水果酱,创新性加入奶茶珍珠等小料,层次丰富、口感清新,既可以作为冰淇淋也可化着吃作为奶茶。皇家圣诞杯以巧克力、果酱淋酱作为主要特色。甜筒覆盖多种尺寸,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产品均采用便于手持的包装方式,能搭配多场景食用。
中国冰淇淋行业典型案例:哈根达斯
数据显示,哈根达斯中国客单价约58元,品牌定位高端,曾掀起购买热潮。但随着消费信息差不断减小,其海外平价形象使国内消费者对品牌滤镜破碎,削弱了品牌信任。同时,门店仍固守经典口味、线上化率不足、门店高昂租金与人力成本挤压利润,在竞品频出的背景下,缺乏有效的创新策略,导致企业销售额连年下滑。
哈根达斯的营销方式围绕将冰淇淋从“功能性食品”转化为“情感符号”,利用品牌故事、广告语、营销活动等不断强化哈根达斯的浪漫属性。但随着目标客群上限的显现,哈根达斯力图通过扩大“仪式感”覆盖场景、扩展浪漫亲密关系边界实现持续增长,但效果有限。
中国冰淇淋行业典型案例:梦龙
梦龙原为英国冰淇淋品牌和路雪衍生品牌,隶属联合利华旗下企业,1989年诞生于德国,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其主打产品以比利时巧克力脆层为特色,单只雪糕的价格通常在9-10元左右,定位较为高端。2025年7月,梦龙从联合利华中脱离出来,独立运营,成立“梦龙冰淇淋公司”,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
梦龙冰淇淋公司产品线广泛,拥有梦龙、和路雪、Ben&Jerry’s、可爱多等品牌,包含高端、年轻、儿童、低脂健康等多维产品,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多个产品线同属一个公司体系,负面事件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消费者对整个公司品牌的信任度都会受到冲击,给公司整体运营带来风险。
(节选)第六章 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报告从行业环境演变、市场现状特征、消费趋势洞察、案例实践复盘及未来策略建议等维度,系统解读了中国冰淇淋行业的发展逻辑与未来走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冰淇淋行业正从“传统消暑冷饮”向“休闲食品+健康零食”的复合赛道升级,核心驱动在于消费需求的深度迭代,核心人群对健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需求日益凸显。只有那些能把握消费趋势、推动创新、强化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发展。
来源:艾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