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温层厚度、密封性能还有优化空间,得再细化参数。”“产品工艺要在精致、精细上做文章,把细节短板补上。”近日,连城工业园区内的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严浪基党员工作室”里,一场围绕冷藏保温箱优化方案的研讨热烈开展。技术、生产、品管等部门的党员骨干与核心成员齐聚,
“保温层厚度、密封性能还有优化空间,得再细化参数。”“产品工艺要在精致、精细上做文章,把细节短板补上。”近日,连城工业园区内的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严浪基党员工作室”里,一场围绕冷藏保温箱优化方案的研讨热烈开展。技术、生产、品管等部门的党员骨干与核心成员齐聚,从技术参数到工艺细节逐项梳理问题、碰撞思路,以党建引领下的协同创新,为产品升级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引领是连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近年来,连城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企业发展“硬实力”。为破解建筑新材料产业链发展难题,引领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连城创新构建党建工作体系。成立建筑新材料产业链综合党委,以工业园区为核心平台,深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模式,让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持续强化“两新”工作队伍建设,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企业挂钩指导全覆盖,帮助规范党建工作;着力提升企业党组织中高层次人才占比,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以“党建链”牵引力激活“产业链”内生力。
在党建引领下,产业链企业纷纷成立“党员攻坚队”“党员工作室”,将技术攻关、降本增效“主战场”变为党员发挥作用的“练兵场”。作为“链主”企业,赛特新材的“严浪基党员工作室”成为技术创新“桥头堡”,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克32项技术难题,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65万元;福建天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党员技术团队,聚焦碳基材料技术研发突破壁垒,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是创新核心、产业发展“第一资源”。连城发挥党组织“引才、育才、留才”纽带作用,为链上企业构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依托政策优势,柔性引进17所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建立“飞地”研发中心,让高端智力资源助力企业攻克技术瓶颈;针对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产业链专场招聘、视频直播招聘近30场次,精准输送人才超2000人次。此外,各涉企部门深入开展“发展环境提优攻坚”和“百干挂百企”行动,主动上门对接需求,提供政策解读、问题纾困服务,搭建政企“连心桥”。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驱动“产业强链”,是连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连城推动链上企业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让实验室科研成果快速走向生产一线。截至目前,产业链新增有效发明专利8项、有效实用新型专利66项、有效外观设计专利14项,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加强培训指导,助力博文、航凯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家;支持赛特新材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吸引高端人才、开展前沿研究搭建更高平台;推动奕龙新材料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人工智能和5G技术实现生产线数字化监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行动计划,出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举措,从资金扶持、政策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水”。
为铸牢资金链壮大产业链,连城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通过《连城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推出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建筑新材料产业链多样化需求;建立完善企业地产品名录,优先推荐工业地产品在地方公、私项目中使用;用好住建部对口支援、广州龙岩对口合作、连城湖里对口帮扶等优势,帮助企业产品开拓广州、厦门等地市场,将服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党建的引领下,连城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建筑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打造成型。2024年,连城建筑新材料产业实现规上产值6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4%,成为拉动连城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记者:黄水林 吴清兰
来源:连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