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前几天,东方甄选发布了与董宇辉“分手”后的第一份完整年报。数据看得人心惊肉跳:营收44亿,同比暴跌32.7%;GMV(商品交易总额)更是从143亿骤降至87亿,订单量直接腰斩。
一份财报,两种人生!董宇辉单飞年入10亿,俞敏洪却被困在风暴中心,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罗永浩终究是没忍住,他的一条微博,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他说,董宇辉自立门户,一年能赚二三十个亿,而在东方甄选的时候,在北京买房还得借钱付首付。
尽管“与辉同行”火速回应“信息不实”,但冰冷的财报数据,却比任何传言都更加刺眼。
就在前几天,东方甄选发布了与董宇辉“分手”后的第一份完整年报。数据看得人心惊肉跳:营收44亿,同比暴跌32.7%;GMV(商品交易总额)更是从143亿骤降至87亿,订单量直接腰斩。
与此同时,单飞的董宇辉呢?“与辉同行”上线不到一年,带货额突破102亿,登顶抖音带货榜,粉丝数更是飙升至近3100万,将老东家远远甩在身后。
一份财报,撕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曾经的“打工人”董宇辉,逆天改命,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他;而曾经的“老板”俞敏洪,却被独自留在原地,面对着摇摇欲坠的股价和一场望不到头的“暴风骤雨”。
这不禁让所有人反思:俞敏洪,这位体面的企业家,到底做错了什么?
1. 教室的逻辑,打不赢直播间的江湖
俞敏洪是个好校长,但他可能没完全弄懂直播间的“江湖规矩”。
在新东方的课堂里,老师是可以被替代的。罗永浩当年再火,讲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离开后,新东方依然是新东方。因为学生买的是“新东方”这块金字招牌,是它背后的教学体系。
俞敏洪也许以为,东方甄选也能复制这套逻辑。主播,就像流水线上的老师,可以培养,也可以替换。
但他错了。直播间不是教室,它是一个情感的放大器,一个个人魅力的秀场。
观众守在董宇辉的直播间,买的不仅仅是一袋米、一本书,更是为那几句诗、那段故事,为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氛围感买单。这种价值,根植于董宇辉个人,而不是东方甄选这个平台。
去年的“小作文”风波,就是这种底层逻辑冲突的集中爆发。
当小编在评论区轻飘飘地说出“小作文大多是团队创作”时,瞬间点燃了粉丝的“背叛感”。他们捍卫的,不仅仅是董宇辉的才华,更是自己那份“价值认同”——我看的人,必须是真的。
随后孙东旭在直播间摔手机的“霸总”行为,更是火上浇油。
五天,近30万粉丝用脚投票,市值蒸发超60亿。这已经不是商业事件,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意反弹”。粉丝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俞敏洪:时代变了,体系再牛,也压不住一个能与千万人产生情感共振的超级IP。
2. 分手之后:一个上岸,一个渡劫
离开东方甄选,对董宇辉来说,是“赎身”,是“上岸”。
他成立“与辉同行”,俞敏洪给了体面,也分了利润。但更重要的是,他拿回了自己命运的主导权。事实证明,他的个人影响力远超想象,粉丝们如潮水般涌入新直播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借钱付首付的打工仔,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董总”。
但东方甄选呢?却开始了漫长的“渡劫”。
财报显示,虽然公司通过削减成本、发展自营品,实现了微薄的盈利,但这更像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救,元气大伤。
更致命的是军心涣散。继董宇辉之后,顿顿、敬文等核心主播也相继离开。俞敏洪曾无奈表态,“不会再出现某个主播成立独立平台”。这句话的背后,是深深的疲惫和一丝警惕。他怕了,他不想再培养出下一个“董宇KOH”。
可问题是,在一个极度依赖头部主播的行业里,如果没有了“董宇辉们”,东方甄选的故事,还怎么讲下去?
3. 两条路,两种宿命,没有回头箭
如今,俞敏洪和董宇辉,正走在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俞敏洪选择了一条更难、更慢的路:做产品,做供应链,做自己的APP。他想把东方甄选打造成“线上的山姆”,一个不依赖任何人的、强大的产品科技公司。从新上线的卫生巾两天卖出18万单来看,这条路似乎有成功的可能,但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而董宇辉,则把个人IP的道路走到了极致。但他同样面临新的困境。
“文化人设”屡遭质疑,念错字、讲错史料被无限放大;粉丝增长开始疲软,甚至出现掉粉。脱离了东方甄选这个巨大的话题场,他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刺激点,上综艺、开新号,用娱乐圈的玩法反哺直播间。
曾经的千里马与伯乐,如今各自在自己的战场上苦斗。一个想摆脱对“人”的依赖,一个则要将“人”的价值最大化。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直播电商行业都在面临的终极拷问:公司与主播,究竟是雇佣关系,还是合伙人关系?是平台成就了个人,还是个人点亮了平台?
分手一年,董宇辉告别了那个略带羞涩的高级打工人身份,在名利场中站稳了脚跟,也承受着相应的审视与压力。
而俞敏洪,这位在新东方时代叱咤风云的教父,却不得不在直播电商的风暴中,撑着伞,独自前行。
如果时间倒流,回到那个“小作文”风波的夜晚,你会给俞敏洪什么建议?是果断放手,还是尽力挽留?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吹哨者911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