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2年的师生合影何以打动人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3:32 2

摘要:合影中的两位主人公,当年系着红领巾、神色拘谨的小姑娘何银,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美丽的大姑娘、一位优秀的支教老师;而曾经年轻帅气,蹲下与孩子亲切合影的大哥哥陈康,如今依稀可见神采飞扬,却多了些中年发福的意味。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岁月不仅催人俏,也是一把“杀猪刀

一对师生跨越12年、造型相似的两张合影近日在互联网上走红,着实触动了不少网友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合影中的两位主人公,当年系着红领巾、神色拘谨的小姑娘何银,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美丽的大姑娘、一位优秀的支教老师;而曾经年轻帅气,蹲下与孩子亲切合影的大哥哥陈康,如今依稀可见神采飞扬,却多了些中年发福的意味。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岁月不仅催人俏,也是一把“杀猪刀”。但同时又令人欣慰,“我长大后,终于追上了你的背影,成为了你的模样”。

长相变了、联系断了,让多年的苦寻与等待变得希望渺茫,但共同的身份、共同的梦想,却又在冥冥之中将这对师生紧密相连。年岁渐长并未使得陈康离开支教事业,他如今致力于搭建公益渠道、联络爱心资源。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更多的“陈康”参与到持续性的、大规模的支教项目中,帮助当地的许多孩子走出大山,小山村的面貌也随之改变。而何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她刚刚以“优秀实习生”的身份结束在新疆尼勒克县为期约半年的支教,并计划持续投身基层教育,将艺术资源送到孩子们的身边。

陈康等支教老师为孩子带去的不只是知识——他为孩子们买来蛋糕庆祝生日,弥补了孩子们缺失的温情与关爱;他身兼数职,开展高质量的艺术美术启蒙,为山村注入了新鲜活力;他让孩子们从“向往外面的世界”到“勇于踏出第一步”,这是教育的力量,更是生活的勇气。这份力量像火苗,更像生命中的一束光,不断传递、越来越强,最终影响到更多的人。

故事中的一个细节更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合影走红后,有人不解“怎么全网都搜不到陈康老师”。陈康和何银,不过是千万支教老师和受助学生中最普通的两个人,这份联系没有记录在任何媒介上,更没有变成一则事迹、一篇推送而受到表彰,却深埋在一群孩子的心底。多年过去,师生仍能一眼认出,或许就是对这段支教时光最深情的褒奖。

近年来,前往落后地区支教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也有人短短几天只为走个过场,各种评先和奖项随后便会发放;有人打包了许多直播设备前往,最终收获了满满的关注与流量;更多的人则是背着教材、文具、食品和善款登上一辆辆吱呀乱响的面包车,将青春留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山村,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

怎会只有空空的行囊?里面分明装满了美好的祝福与回忆,还有朴素却珍贵的赠予。当年陈康等支教老师离开时,全班13个学生偷偷跑到山上去摘野花,凑成满满的一大束;曾经的采花女孩何银如今与孩子们告别时,收到的是折纸做的花,还有稚嫩的手写信……温暖的回忆似乎总是充满巧合,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却又昭示着必然。是的,善良的他们总会相遇的,因为他们还要将这份温暖的力量共同传递下去,在更多更需要的地方。(默达)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