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萌生。
"那些淌着泥土和泪水的小红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我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萌生。
"今天,我一定要跟上去,看看这些救命的小红薯,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一年,我才十岁,却已经开始理解了生活的艰辛与父爱的深沉……
我叫李小满,出生在河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
那是1976年,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国家经历了太多的动荡和变故。
而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那些大事似乎都显得那么遥远。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能不能吃饱饭。
那时的农村,还实行着集体生产队制度。
每个社员按工分分配口粮,我爹娘都是生产队里的壮劳力,一个月能挣三十多个工分。
可即便如此,我们一家六口人的口粮还是常常在年底前就见了底。
我家除了爹娘,还有年迈的奶奶、我和一对双胞胎弟弟。
奶奶年纪大了,常年卧病在床,需要额外的营养。
双胞胎弟弟才四岁,整天哭闹着要吃东西。
而我,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十岁的年纪,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每到冬天,是我们家最难熬的日子。
生产队分的口粮所剩无几,野菜也不好找了。
爹娘的脸色会变得越来越凝重,饭碗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糠和野菜根。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父亲却能变出"奇迹"。
他总是能在傍晚时分,从外面带回几个小红薯。
那些红薯大多只有拇指大小,有的甚至带着伤痕,但在那个饥饿的冬天,它们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贵。
母亲会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小红薯洗净,放在锅里煮熟。
然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分享这来之不易的"美味"。
父亲总是把最大的那个留给奶奶,其次是两个小弟弟,再然后是我和母亲,他自己总是吃最小的那一个,有时甚至只吃红薯皮。
每当我问起那些红薯从哪里来,父亲总是笑着说:"这是老天爷的恩赐。"
他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我的头,眼里满是疲惫和慈爱。
我知道,父亲在说谎。
因为我看到过,他回来时总是满身泥土,手上还有新鲜的伤痕。
有时,他的裤脚甚至是湿的,像是蹚过水一般。
村里有人在背后议论父亲,说他"偷奸耍滑",不好好干集体活,整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每当听到这些话,我都会攥紧小拳头,心里暗暗为父亲委屈。
02我的父亲,是全队干活最卖力的人。
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做完集体活,还要到村头的石场挑石头。
那些沉甸甸的石头,压得他的肩膀都变形了,却换来几分薄得可怜的工分。
怎么会有人说他不好好干活呢?
在我十岁的心里,父亲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最善良的人。
但是,那些小红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我的心上。
直到那个寒冷的下午,我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跟踪父亲,一探究竟。
那天,天气格外冷。
北风呼啸,吹得村子里的树枝咯吱作响。
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父亲吃过午饭,交代了几句便出了门。
他说要去镇上帮生产队交公粮,可能要晚一点回来。
我假装去院子里玩,等父亲走出一段距离,便悄悄跟了上去。
父亲走得很快,长年劳作的他,即使已过四十,脚步依然矫健。
我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躲在树后,墙边,生怕被他发现。
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并没有朝镇上的方向走去。
他转身进了村后的小路,那是通往隔壁村的捷径。
小路崎岖不平,两旁杂草丛生。
冬日的寒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警告我不要继续前行。
但我还是咬牙跟了上去。
走了约莫半个小时之后,我瞬间明白了一切。
父亲的身影消失在一片秋收后的农田前。
03那是隔壁村的红薯地,前不久才收过。
地里光秃秃的,看不到什么庄稼,只有一些干枯的藤蔓还躺在地上。
我蹲在一棵老槐树后,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
他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铲子和一个破布袋。
然后,他弯下腰,开始在那片收割过的红薯地里仔细搜寻。
起初,我还不明白他在干什么。
但很快,我看到父亲挖出了一个小红薯,大约只有拇指大小。
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小心地拍掉红薯上的泥土,放进布袋里。
然后,他又挪到另一处,继续搜寻。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捡那些收割时遗漏的小红薯!
那些看似不起眼,被农场抛弃的红薯,在父亲眼里却是珍宝。
他俯身挖掘的样子,是那么专注,那么虔诚。
他的手被冻得通红,指甲缝里满是泥土,可他丝毫不在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父亲的动作却丝毫不见急躁。
他几乎是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扒开泥土,生怕弄坏了那些小红薯。
偶尔,他会停下来搓搓手,哈口气取暖,然后继续他的"工作"。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村里人说父亲"偷奸耍滑"。
他们一定是误会了,以为父亲是在偷集体的庄稼。
可实际上,他只是在捡别人不要的残渣啊!
这些小红薯,是被农场丢弃的"残次品",没人会要它们。
父亲却把它们当作救命的粮食,一个个地挖回家。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既难过又酸楚。
就在这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花。
寒风呼啸,雪粒子拍打在脸上,像是细小的针扎。
父亲却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依然专注地搜寻着。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声。
接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出现在田埂上。
我吓得缩在树后,屏住呼吸。
那是张大爷,隔壁村的生产队长,出了名的严厉。
"谁在那儿?"张大爷厉声喝道。
父亲站直了身子,没有逃跑,也没有隐藏。
他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那个装了几个小红薯的布袋。
"是我,老李。"父亲的声音很平静。
张大爷走近了,借着微弱的暮色,认出了父亲。
"老李,你这是在干什么?"张大爷的声音变得复杂起来。
"拾点剩下的小红薯。"父亲实话实说,"家里孩子饿,我......"
他的话没说完,但那份无奈和辛酸,却已经溢于言表。
张大爷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老李啊,你这样不行。"
父亲低下了头:"张队长,这些红薯都是收割后剩下的,没人要了。"
"可你这样,让人看见了多不好?"张大爷的声音虽然严厉,却透着一丝不忍。
父亲没有回答,只是攥紧了手中的布袋。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高大的身影在雪中显得那么单薄。
张大爷拄着拐杖,看着父亲良久,最后摆摆手:"算了,天冷了,早点回去吧。"
"这片地明天要翻了,不会再有红薯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背影在雪中渐渐模糊。
父亲站在原地,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更加沉重。
04雪越下越大,很快就覆盖了大地。
父亲把布袋里的红薯倒出来,用雪水洗净,然后重新装好。
他的动作那么小心,像是对待最珍贵的宝贝。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隐蔽的小路。
他走得很慢,不时停下来休息,看起来异常疲惫。
雪已经停了,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照亮了回家的路。
月光下,父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沧桑。
我躲在他后面不远处,心里五味杂陈。
突然,父亲在一处无人的小溪边停了下来。
他蹲下身,用溪水洗去了手上的泥土,然后又捧起水来洗了洗脸。
可能是水太冷,他的动作有些迟缓,但却异常认真。
洗完脸,他看了看溪水中自己的倒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的眼角闪烁着泪光。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
这个在我心中如山一般坚强的男人,居然也有脆弱的一面。
他一边抹去眼泪,一边喃喃自语:"小满他们一定饿了......"
听到自己的名字,我的心猛地一颤。
原来,父亲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屈辱,都只是为了让我们不再挨饿。
那一刻,我忽然长大了。
我明白了父亲的红薯从哪里来,也明白了生活的艰辛和父爱的伟大。
我悄悄地跑回家,比父亲先到。
母亲已经点上了煤油灯,正在灶台前忙碌。
弟弟们围在她身边,嚷嚷着饿了。
奶奶卧在床上,微弱地咳嗽着。
当父亲推门而入,手里拿着那个装了小红薯的布袋时,全家人的眼睛都亮了。
"爹回来啦!"弟弟们欢呼着扑上去。
母亲接过布袋,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你回来得正好,饭马上就好。"
父亲摸了摸弟弟们的头,笑着说:"今天运气好,找到了几个不错的红薯。"
他的声音里透着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
母亲把红薯洗净,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煮。
很快,香甜的气息弥漫了整个屋子。
饭桌上,父亲像往常一样,把最大的红薯块分给了奶奶和弟弟们。
当他把一块红薯放进我碗里时,我抬头看着他,第一次发现父亲的鬓角已经斑白。
那是多么陌生又熟悉的一张脸啊。
布满风霜的皮肤,深邃的眼窝,倔强的嘴角。
这些都在诉说着一个男人的坚强与不易。
05"爹,我不饿。"我轻声说,把碗里的红薯推了回去。
父亲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小满,你身体不舒服吗?"他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我摇摇头,鼓起勇气说:"爹,我知道这些红薯是从哪来的了。"
父亲的手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是吗?那你说说看。"他的声音有些嘶哑。
我没有说出真相,只是说:"这是老天爷的恩赐。"
父亲的眼睛湿润了,他转过头去,假装整理衣服。
母亲看看我,又看看父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她没有追问。
那晚,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北风呼啸,冷气从门缝中钻进来。
隔壁房间,我听到父母在低声交谈。
"你说小满是不是知道了什么?"父亲的声音充满担忧。
"孩子大了,总会知道的。"母亲轻声安慰,"别担心,她懂事着呢。"
"我不想让孩子们看不起我。"父亲的声音哽咽了,"可我实在没办法......"
"你做得很好,老李。"母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没有你,这个家早就散了。"
听着父母的对话,我在黑暗中流下了眼泪。
那一夜,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
第二天早上,我比往常起得更早。
趁父亲还没起床,我悄悄地拿了家里唯一的一个鸡蛋,和一点面粉,做了一碗面条。
当父亲坐在桌前看到这碗面条时,他愣住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疑惑地问。
"今天是爹的日子。"我认真地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父亲的眼睛又湿了,他低下头,默默地吃着那碗面条。
那是我第一次为父亲做饭,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吃得这么专注,这么满足。
时光飞逝,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着自己孩子的中年妇女。
父亲在十年前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故事,他的爱,始终留在我的心里。
每当我看到餐桌上丰盛的饭菜,我都会想起那个饥饿的冬天,和那些小红薯的味道。
我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曾经的苦难。
而是为了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爱里。
有时,我会带着孩子们去超市,买一些红薯回来。
我会小心地洗净它们,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全家人一起分享。
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食物,会让我如此动容。
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永远不会理解那种饥饿的感觉。
但没关系,我希望他们永远不需要理解。
我只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世上曾有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让家人不再挨饿,甘愿忍受寒冷和屈辱,去捡拾别人不要的残渣。
那个人,就是他们的外公。
每当想起父亲在雪地里,小心翼翼地挖掘那些小红薯的样子,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动和敬意。
那个为家庭付出一切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
但那些历经艰辛的日子,那些饱含泪水的记忆,却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坚强。
06父亲的小红薯,不仅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更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它教会了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尊严和爱。
每年清明,我都会带着一个小红薯,去父亲的坟前。
我知道,这是他最喜欢的贡品。
站在他的坟前,我常常会想起那个雪夜,他在溪边洗脸的场景。
那个刚强的男人,终于可以放下所有的重担,安息在土地的怀抱中。
而他的爱,他的精神,将永远存在于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存在于他深爱的每一个家人心中。
"爹,你看,现在的红薯多好啊,又大又甜,不像你当年捡的那些小不点儿。"
我轻声对着坟墓说,仿佛父亲就在身边,能听到我的话。
风吹过,带来远处田野的气息。
那是泥土的芬芳,是生命的气息,是故乡永恒的呼唤。
在这气息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在田间劳作,在雪地中挖掘,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坚强地前行。
那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平凡的英雄。
他的爱,如同那些小红薯一般,朴实无华,却温暖人心。
"谢谢你,爹。"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泪水模糊了双眼。
谢谢你教会我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生活的真谛。
谢谢你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也要保持希望和尊严。
那些记忆中的小红薯,将永远成为我生命中最甜蜜的味道。
它们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家人最深的爱,和一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
多年后,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孙辈们听时,他们的眼中会闪烁着好奇和敬佩。
他们可能无法想象那个遥远的年代,人们为了一顿饭而挣扎的样子。
但他们会记住,在他们的家族里,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祖父。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坚韧,什么是永不放弃的精神。
而这,就是我想要传承下去的最宝贵的财富。
比起任何金钱和物质,这种精神的财富才是最值得珍视的。
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挑食浪费时,我就会想起那些小红薯。
我会轻声告诉他们:"孩子,珍惜眼前的一切吧,因为这世上,曾有许多人,为了一个小红薯,愿意付出所有。"
时代变了,物质丰富了,但人性的光辉和亲情的温暖,永远不会过时。
父亲的小红薯,成了我们家族的精神象征,一代代传承下去。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善良和坚强,都要懂得感恩和奋斗。
因为,正是这些品质,让我们的家族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存活了下来,并且变得更加坚韧和团结。
如今,每当我路过田野,看到那些丰收的庄稼,我都会想起父亲。
我知道,他一定会为今天的丰收感到欣慰。
他付出的所有辛劳和汗水,终于换来了这片土地的富足和繁荣。
而他的精神,他的爱,也将永远滋养着这片土地,滋养着他的后代。
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故事。
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正是这样的父亲,这样的母亲,用他们的坚韧和爱,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天空。
他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的爱,他们的牺牲,却是这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而我,有幸成为这样一个父亲的女儿,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
"父亲的小红薯",这个故事,将永远在我心中珍藏,也将永远被我讲述下去。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饥饿和生存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和尊严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这,或许就是父亲想要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课。
来源:篮球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