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柱|谈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3:03 2

摘要: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汉代史学家班固讲得好,"酒始于智者,后世循之,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它也是我国一个偌大的经济产业,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白酒销售收入7964亿元,实现利润2509亿元。如果白酒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可能我国的

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汉代史学家班固讲得好,"酒始于智者,后世循之,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它也是我国一个偌大的经济产业,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白酒销售收入7964亿元,实现利润2509亿元。如果白酒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可能我国的酒文化、酒产业也不会延续千年而经久不衰。

白酒,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白酒源于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享乐的需求,最早是皇亲贵族的奢侈品,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量的扩大,才逐步扩散到民众的餐桌上。白酒作为一种饮品,它属于物质范畴,从物质层面讲,我国著名的酱香、浓香、清香等优质白酒,确实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味觉体验,特别是对于爱好者而言,品尝不同品牌、年份的白酒,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它不断丰富着人们的饮食选择和生活体验。

白酒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它的文化层面,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早已深深嵌入中国社会和文化肌理之中,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精神享受和快乐。"无酒不成席",酒是助兴剂。我国春节、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阖家团圆时,不可或缺的白酒是庆贺、吉祥的

象征;在婚宴、寿宴等各种宴席上,担负重要角色的白酒则承载着喜庆、祝福;在朋友、同事聚会等社交场合,人们通过敬酒干杯表达的是尊重和敬意,是礼仪、情谊的展现和升华。白酒不仅是情感的催化剂,也是文人灵感的源泉,它使艺术家放松心情,激发创作灵感,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催生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此外,白酒在排遣忧闷,缓解压力,放松身心,释放自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人们对白酒的承受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我常说,喝白酒也许对人有不利影响,但人在喝酒的时候心情愉悅,好的精神状态能够消解酒精的不利影响,这就是我所谓的"精神可以战胜物质"的喝酒辩证法。现在有的人很迷信每年的健康体检,我认为"千篇一律"的走过场体检作用不是很大,靠年检发现疾病的概率和案例太少了。喝白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检验出一些人的健康状况。道理很简单,白酒下肚以后,要经过口、肝、心、胃、血管、脑等器官消化、吸收、排解,这本身就是对人体各器官的综合检验,如果自己这些器官能够承受,无明显不良反应,就证明身无大碍。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谬论,但它确是我的个人感受。

还有,就是到空气稀簿缺氧的西藏高原,也是大自然对人们身体的综合检查,如果到西藏身体没有太大的反应,无疑证明你的身体是健康的。白酒文化领域,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的一个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早已千方百计地向我各领域渗透破坏,其中文化战线是重灾区,包括酒文化。正如他们鼓吹"中医不如西医"一样,说什么白酒不如红酒,把他们主打的红酒吹得天花乱坠,把我们的白酒说得一塌糊涂,说什么"喝白酒有百害而无一利""酒精是一级致癌物""最健康的选择是不喝白酒""白酒是致病根源"等等,搅乱了人们、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思想认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白酒不感兴趣,而热衷于喝所谓的养生红酒。这明显是在蚕食我们的白酒文化,挤压我们的白酒生存空间。殊不知,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白酒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决非如此,用粮食精酝而成的"粮食精"对人体不可能没有一点好处,白酒给人们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带来的享受是有目共睹的,适量喝白酒有益于延年益寿是人们普遍认同的。

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很多长寿老人并非滴酒不沾,他们不少人都是喜好白酒的"酒民"。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现代酿酒技术的三位领路人都是高寿,陈驹声94岁,秦含章112岁,朱宝镛90岁。当代白酒十大泰斗中,寿命最短的83岁,他们可都是离不开喝白酒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当然,我们的白酒发展不能停留在师徒"口口相传"的传统模式里,应与时俱进让一系列的科研工作跟上去。

来源:云卜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