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裕盛村的“花香蝶变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2:15 1

摘要:“花香引蝶,文明润心”,走进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仿佛踏进一幅“北国江南”实景图。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深陷雨天一脚泥、夜晚一抹黑的窘境,如今却已成为“中国西部苗木花卉第一村”,并于近期正式挂上“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

村民在大棚整理花卉。(受访单位供图)

“花香引蝶,文明润心”,走进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仿佛踏进一幅“北国江南”实景图。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深陷雨天一脚泥、夜晚一抹黑的窘境,如今却已成为“中国西部苗木花卉第一村”,并于近期正式挂上“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

裕盛村村貌。(受访单位供图)

太阳能路灯照亮“幸福路”

早上8点多,裕盛村党支部书记王彦鹏的微信步数已破五千。自打推行“党员巷长制”后,20条主街、47条背巷被党员“承包”,路灯不亮、井盖破损、谁家老人需要代办医保,群里“随手拍”即刻派单。

近年来,裕盛村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三重一大”事项全部交给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会审”,去年一年,大到花木城二期扩建、小到垃圾桶颜色,共收到议题86条,采纳率92%。“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群众点单、干部跑腿。”王彦鹏笑着说道。

党组织还牵头绘就宜居蓝图,村内街道硬化全面完成,6.7公里雨污分流管网、9.8公里“美丽一条街”,让村民生活越来越美,514盏太阳能路灯次第点亮,电力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昔日“出村靠走、做饭靠柴”已成老照片,真正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特色产业铺就“振兴路”

“一棵苗”长成“一座城”。立足资源禀赋,裕盛村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依托,建起了村属集体企业“中国西部裕盛花木城”。这座以苗木、花卉及相关农副产品交易、展示为主,同时具备会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市场,如磁石般吸引八方客商。花木城已吸纳600多个固定摊位,年销苗木花卉超百亿株,交易额突破5亿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给广大苗木从业者及相关行业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裕盛村还连续举办十七届精品苗木花卉推介会,五湖四海的从业者在此共同探索苗木产业发展新方向。在苗木花卉产业带动下,截至2024年底,裕盛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7000万元,年人均收入2.1万元。

“一棵造型松能卖上万元,而单盆售卖的高山杜鹃,直播十分钟就能收获上百份订单。”90后“花木主播”小倩把直播间搬到花棚,一部手机、一支补光灯,一年能赚30多万元。产业升级带来“链式反应”,园艺造型师、农业经纪人、电商、直播带货主播……这些不断涌现的涉农新职业,为裕盛村苗木花卉产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让大家对幸福生活有了新的向往。

“小村规”涵养文明乡风

村庄颜值在线,里子也得跟上。每天清晨,保洁员李彩芹都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沿既定路线收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街巷有人扫、垃圾有车拉,连外地媳妇回娘家都说‘现在村容村貌大不一样了’。”李彩芹欣喜地说。

裕盛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实行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卫生保洁等制度,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让村民共享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文明繁荣的新乡村。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村上还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小村规”的大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向上,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乡村治理迈向精细化、规范化,乡风文明呈现新变化。

以典型示范引领乡风文明,裕盛村还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孝顺子女”等评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以文化活动滋养文明“土壤”,文化广场上的秦腔、锣鼓、广场舞轮番上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如今,裕盛村邻里之间比的不是彩礼厚薄,而是谁家院落最美。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一时净”到“长久治”,裕盛村用党建引领“塑形”、产业兴旺“壮骨”、文明乡风“铸魂”,把“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写进了6300位村民的日常生活里。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