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南对中国是既向往,又讨厌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3 12:34 2

摘要:越南中的北越部分自公元前257年流亡的古蜀打败了北越当时的政权文郎国之后,便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中间虽然偶尔会有分裂出去的事实,但是在五代十国时南汉被越南当时的政权击败之前,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越南中的北越部分自公元前257年流亡的古蜀打败了北越当时的政权文郎国之后,便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中间虽然偶尔会有分裂出去的事实,但是在五代十国时南汉被越南当时的政权击败之前,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期间经历了秦始皇征讨百越(北越时百越的一部分),秦朝崩溃后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而后随着汉武帝的征讨,南越再一次收归中央政府。

从汉武帝开始到唐朝灭亡的这段时间内,越南的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中,唐朝灭亡之后这段时间是个重要节点,五代十国是中国的又一分裂时期,也是在此期间南汉政权没有像其他的割据政权,比如孙吴一样暴揍越南,而是在攻打的过程中损兵折将。

他们在选择继续攻打和保持实力与其他割据政权相持的两个选择里面,南汉选择了后者,自此越南北部地区开始独立。

经过唐末自元朝三百多年的独立,越南已经衍生出了自我的民族意识,虽然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短暂的收复过越南北部,但是在明宣宗朱瞻基时,由于统治成本骤增。

这个地方产不了什么经济利益,但又时常闹独立需要大军不断平定叛乱,随即明宣宗放弃掉了交趾,也就是如今的越南,从此越南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成为了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这就是中国和越南在历史的分分合合,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实就造就了越南对中国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在官方的定义中中国一直都是压迫自己的侵略者,一方面又是自己文化的来源,制度、思想、建筑和教育又全部都来自于中国。既毫不客气的将中国树立为侵略者,又以自己是华夏文化圈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如果你说他们是东南亚,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他们看不上东南亚的其他国家,觉得他们都是蛮夷,就像中原看不上周部部族,西边的叫西戎,东边的叫东夷,北边的叫北狄,南边的叫南蛮,只有我位于天地之间是为中原。如果非要找一个句话来形容越南面对中国的情感,那就是既向往又讨厌。那为什么出现了这种情况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原因是中国古代的武功极盛,文化太过于昌盛。中国自夏启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后,就对周边部族呈现出了压制之势,并且就算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偶有战乱偶有分裂,但都能归于一统。

周朝确立以周礼为基础的社会风尚,中国第一次确立了文化的基调。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三教九流的教派各个都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样板,给国家的治理给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最后归于一统的秦汉帝国,前者采用了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后者采取了儒家的思想治理国家,但其实骨子里他们是集众家之长,王道霸道并行之,形成一整套的统治架构和运行规则,后世王朝也在这个框架上不断进行迭代于创新。

支撑了王朝和民族的不断复兴和崛起,而你把这个角色换作越南,简直不敢想象,他们没有这个条件完成这么大的积淀,他们只能在制度上和文化上不断靠近中国。

第二个原因越南想要中国的一切,但又不想要受中国的统治。虽然他们骨子是贴近中国文化的,但是又不想接受中国的统治,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在这几千年里,只要有机会他无不在逃离中国的统治。

他们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是取中国而代之,他们成为中国,但他们不想中国将他们纳入中国的一部分。当然他们也只敢这么想想,因为他们比谁都知道中原王朝的实力

说到底就是羡慕中国的富足和强大,但同时又带着嫉妒和恐惧,这个心理和日本是一样的,但他们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日本总是会膨胀,取中国而代之的想法呼之欲出,但越南不一样,由于他们和中原王朝离得更近,知道中原王朝的强大。

所以他们取中国而代之只能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臆想,不敢付诸行动,也不会付诸于行动。

第三个原因,小国的悲哀,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难以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越南的国土面积只有区区的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甘肃省的面积,并且领土内多山地,地域狭小发展不出鼎盛而具有特色的文化。

向南会受到东南亚及南亚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北又会被来自中国的文化所影响,在几千年的时间越南北部又长期属于中国,受到中国的影响更大,再加上东南亚各国确实和中国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越南的整个国家都极度的向往中国个中国的文化。

所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越南对中国的情感——既向往又讨厌,向往中国的富足和强大,向往中国的文化之盛,武功之强。讨厌自己不是中国,讨厌中国在自己的旁边。

来源:东方即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