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长跑者的胜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2:13 1

摘要:上半年,安踏继续走在熟悉的增长通道。8月27日,安踏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称,上半年收入385.44亿元,同比增加14.3%;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不包括分占联营公司损益及由Amer Sports上市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的股东应占溢利)65.97亿元,同比

上半年,安踏继续走在熟悉的增长通道。8月27日,安踏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称,上半年收入385.44亿元,同比增加14.3%;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不包括分占联营公司损益及由Amer Sports上市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的股东应占溢利)65.97亿元,同比增加7.1%;经营溢利101.31亿元,同比增长17%。

从单品牌表现来看,FILA业绩增长超市场预期,上半年收入141.82亿元,同比增长8.6%;经营溢利39.35亿元,同比增长5.5%;包括可隆、迪桑特在内的其他品牌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收入74.12亿元,同比增长61.1%,经营溢利24.58亿元,同比增长78.8%,成为拉动其业绩的重要增量。

这份亮眼业绩,是安踏十几年来布局多品牌战略的结果。从收购FILA开启品牌矩阵建设,到赋能可隆、迪桑特深耕细分赛道,长期主义的投入,在市场充分竞争阶段,成为业绩稳定器。

“集团绝不会追逐短期利益。”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财报中指出,坚信差异化、互补性强的多品牌组合是集团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将坚定地强化现有品牌,深挖增长潜质并继续推进战略性并购。

某国产运动头部品牌,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11%;另一国际巨头,上半年,在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13%,整体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3.5%。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安踏集团也牺牲了部分利润,在毛利更低的线上渠道杀得刺刀见红。

但与大多数竞争对手不同的是,尽管毛利率略微受到影响,整个安踏集团的经营利润率反而还从去年同期的25.7%上升到了26.3%,提升0.6个百分点。

关于电商大战对毛利率的影响,安踏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毕明伟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线上业务占比持续上升,而线上业务通常毛利率较低。

“电商促销、折扣战以及平台抽佣都会使线上单品毛利率低于线下直营,这是整个运动服饰行业的普遍现象。”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提升线上比重时,也经历过类似毛利率下滑。短期来看,行业的毛利率下滑大概率仍将持续,但随着线上渠道逐渐稳定,品牌可通过增加自营电商、私域流量和APP直接销售的比例,降低对折扣的依赖等方式,实现毛利率修复。

总体来看,2025上半年财报显示,安踏主品牌毛利率54.9%、FILA在中国市场的毛利率仍维持在68%,远高于50%的高端运动品牌分水岭,仍处于相对健康水平。

若考虑到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300亿的大体量,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以及毛利率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在线上策略的推动下,安踏主品牌与FILA在线上实现双位数增长。

财报指出,在线上市场布局中,安踏集团正依托直播平台持续拓展新客群、吸引年轻用户,加速抢占增量红利,这一策略已收获显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电商业务贡献的整体收入占比达34.8%,按绝对金额计算,较去年同期提升17.6%。

2025年上半年安踏集团电子商务业务占比截图

财报中,安踏集团也明确了后续方向:电商业务方面,安踏将进一步优化全平台商品规划管理与中台资源的整合,强化运营管理能力,以提升线上业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这背后是安踏集团将在线上渠道持续降本,已对冲“折扣”对利润的影响。

同时,安踏坚持多年的DTC(直面消费者)模式也对毛利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财报显示,安踏品牌超过80%门店为DTC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安踏能够更好地控制终端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并通过开设新型门店提升其零售效率。例如,“超级安踏”店型虽然产品价格比常规门店低30%,但单店收入却能够做到常规门店的几倍,通过经营效率的提升弥补了对毛利的影响。

近期,安踏也为下阶段布局再落两子。

在公布中期业绩的同一天,安踏集团发布公告称,其与来自韩国的时尚集团MUSINSA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其中安踏集团持股40%,MUSINSA持股60%,MUSINSA中国将主导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和多品牌集合店“Musinsa Store”等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安踏集团与MUSINSA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公告截图

安踏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与MUSINSA合作拓展中国市场,是安踏集团在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前提下,战略投资方式上探索运动与时尚的结合。安踏集团将充分发挥“品牌+零售”的优势,将MUSINSA STANDARD和Musinsa Store等带入中国。

今年4月,安踏集团还宣布全资收购起源于德国的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

“我们相信中国运动市场的长期增长空间依然庞大,短期内的增速也将继续跑赢整体的消费,特别是户外的赛道仍处于增长周期的高速阶段,将继续维持很好的增长。” 8月27日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赖世贤表示,针对刚刚收购的狼爪,我们已组建联合管理团队,今年内将制定未来3—5年的复兴计划,围绕其核心价值,重塑产品与品牌体系。在强化组织与人才建设方面,集团将进一步赋能旗下各品牌,提升各品牌的自主决策能力,以激发创新活力,保持组织的灵活性,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近年来,狼爪的盈利能力表现疲弱,而与MUSINSA的合作更多偏向战略层面,这些业务在短期内对财务贡献有限。” 陈晶晶认为,但它们在战略意义与品牌形象上为安踏带来加分。安踏的核心目标在于长期推动全球化布局与品牌生态建设,通过持续加强户外与潮流赛道,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市场份额和估值溢价。

实际上, 安踏集团之所以能在行业分化中保持稳健增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深耕多年的多品牌战略,且这套战略背后有着清晰的并购逻辑。

丁世忠在半年报中就指出,安踏体育并购战略会优先考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聚焦两类机会:一是,收购具有强品牌价值和基因的品牌,通过战略重塑实现价值跃升;二是,投资高潜质的新兴品牌,在早期建立合作,探索共同成长。

目前,这一逻辑已被FILA、可隆、迪桑特等品牌印证。

从细分市场深耕到合作战略布局,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安踏持续挖掘并创造更多增长“加速器”,或成为下阶段业绩增长的稳定器。

来源:凤凰WEEKLY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