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砸进面馆,却连续两天“零流水”,一位餐饮小白的泣血日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2:09 1

摘要:二十几万砸进面馆,却连续两天“零流水”——一位餐饮小白的泣血日记,也是对后来者的最后忠告

二十几万砸进面馆,却连续两天“零流水”——一位餐饮小白的泣血日记,也是对后来者的最后忠告

作者 | 一个刚被现实打肿脸的餐饮人

一、开业第 3 天,账本比脸还干净

6 月 18 日,晴。

早上 7:30 到店,和面、炖牛肉、熬汤底,一切按培训师的 SOP 来。

11:00 第一锅汤滚了,门口却连一只麻雀都没有。

13:00 电脑小票机“嘀”了一声,我激动得跳起来——结果是系统自检。

晚上 9:00 关灯,营业额 0 元,倒贴电费 47 块。

同样的剧本,第二天重演。

二、二十几万花在哪?一张“碎钞机”清单

1. 转让费:8 万(商圈边缘 35㎡ 门面,前任奶茶店跑路)

2. 装修:5.2 万(吊顶、明档、弱电、通风,师傅说“现在没 2000 元/㎡ 下不来”)

3. 设备:4.1 万(煮面炉、四门冰箱、空调、监控、收银机,全是中档品牌)

4. 首批原料:1.3 万(牛腩、牛骨、面粉、酱料,保质期 7 天)

5. 加盟/培训:1.1 万(含品牌使用、配方、开业指导)

6. 开业活动:0.8 万(买一送一、朋友圈投流、易拉宝、拱门、花篮)

合计:20.4 万——这还没算房租押金 3 万、备用金 2 万。

三、为什么以前“慢慢养客”行得通,现在不行?

1. 房租高到离谱

疫情后商圈空铺率 25%,房东却说“你不租有人排队”,租金一分不降。

2. 顾客被“算法”绑架

外卖平台 5 公里内同品类 78 家店铺,系统永远推“满减最大”“距离最近”,新店没评价,权重垫底。

3. 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隔壁商场负一楼,兰州拉面把牛肉面打到 9.9 元/碗,还免费加面。

4. 时间窗口被压缩

过去三个月能养熟一批回头客,现在三个月没起色,平台直接降权、房东涨租、现金流断裂。

四、连续零收入,问题出在哪?

• 选址:门口是单行道+地铁施工围挡,人流被切断 70%。

• 品类:牛肉面客单价 18 元,毛利 55%,但日销 100 碗才保本——现在日均 3 碗。

• 活动:买一送一吸引的全是羊毛党,复购率 3%。

• 心态:第 1 周没生意就慌了,降价→毛利更低→死得更快。

五、餐饮新手最容易踩的 5 个坑

1. 把“排队假象”当需求

商场饭点排队 30 米,其实 80% 是外卖骑手。

2. 把“装修即流量”当真

抖音看多了“轻奢小店”,忘了商圈本质是“租金换人流”。

3. 把“产品主义”当万能

口味 90 分敌不过位置 60 分。

4. 把“外卖红利”当救命稻草

平台扣点 22% + 配送费 + 满减补贴,到手毛利还不如堂食。

5. 把“慢慢养客”当路径依赖

现在只有“开业即爆”和“直接关门”两种结局,中间态越来越窄。

六、给后来者的 3 句掏心话

1. 现金流>口味>装修

先算清“日销多少碗才能活下去”,再决定拿不拿铺。

2. 小成本试错

用共享厨房、夜市档口、快闪店跑 3 个月数据,再考虑投 20 万。

3. 别把全部积蓄押在“热爱”上

餐饮是勤行,更是算账行。一旦现金流断裂,热爱救不了你。

七、尾声:面馆老板今天关门了吗?

开业第 7 天,他把营业时间改成 7:00-10:00 只卖早餐,11:00 之后门口挂出“今日已售完”,把剩下的牛腩打包成 39 元/斤的卤味,在朋友圈 3 小时售罄。

营业额 1200 元,毛利 480 元——虽然还没覆盖房租,但起码不再是 0。

他说:“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这碗面,烫嘴,也烫心。

来源:比亚迪现状研究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