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正式官宣,九三阅兵这一天,这些人必邀出席,民进党拦不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1:47 1

摘要:最近国台办正式官宣了: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会专门邀请台湾同胞来参加,位置都已经留好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板上钉钉的决定——不管是谁,只要是台胞,关键是这份参与不能少。

最近国台办正式官宣了: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会专门邀请台湾同胞来参加,位置都已经留好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板上钉钉的决定——不管是谁,只要是台胞,关键是这份参与不能少。

民进党这边倒是急了,连着下禁令,不让公职人员、艺人、退休将领去,连普通老百姓想去都拦着。可这道禁令,真能挡住大家的心意吗?先把事儿说清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发布会上说得明明白白,当年抗日战争,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一起打侵略者,牺牲了那么多,现在一起纪念、一起分享胜利,本来就是该做的事。

今年不只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还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这么重要的日子,台胞怎么能缺席?大陆还说了,会给来的台胞代表把一切都安排好,交通、住宿不用操心,纪念活动里还专门设了“台胞抗日展区”,就是要把台湾同胞在抗战里的贡献,明明白白讲出来、摆出来。

再看民进党干的事:台陆委会早就放话,不让公职人员去大陆参加纪念活动,还特意找了二十多位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叫他们不准去。就算是普通老百姓想去,还得提前报备,甚至放话“可能影响社保、工作资格”——这话听着就带威胁劲儿。更离谱的是,他们居然说大陆办纪念活动是“搞军武扩张”“传播军国主义信息”。

可大家心里都清楚,九三纪念是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根本不是来“吓人”的。把纪念抗战说成“危险”,这话说出来谁信啊?岛内不少人都看不过去了:学界有组织站出来说,台湾同胞在抗战里牺牲那么多,现在连缅怀先烈的权利都被限制,这像话吗?有网友直接反问:纪念自家祖辈打鬼子,还得跟当局报备?这是把老百姓当什么了?

还有人说,自己爷爷当年是抗日义勇队的,本来都准备去北京参加纪念了,结果被拦下来,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说到底,纪念家里老人是人之常情,谁也没资格插一脚拦着。这次大陆明着邀请台胞,民进党那点心思一下子就露底了——一边是“拦着不让去”,一边是“敞开欢迎来”,谁占理、谁更得人心,一眼就能看出来。

民进党这些年一直在搞“去中国化”,课本里偷偷改词,提“抗战胜利日”时,故意避开“台湾回归祖国”这些关键话,甚至有人把“日本投降日”改成“终战日”。说白了,就是想慢慢抹掉两岸的历史联系。可只要台胞坐上阅兵观礼席,大家一起缅怀先烈,这些小动作就藏不住了——历史就摆在那儿,谁也擦不掉。

更重要的是,大陆不只是嘴上说欢迎,还把实事做到位了:给台胞代表安排出行、住宿,活动里专门设展区讲他们的抗战故事,让年轻人能看见、能听懂。这样一来,纪念就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看得见的真事、摸得着的东西。

现在已经有台湾媒体团队到北京开始直播了,不少民间团体也主动联系,想组织年轻人来看看。有时候越是压得紧,越会让人想了解真相——这不是谁指挥的,是大家心里自然的选择。岛内民众也在用脚投票,有民调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希望恢复两岸交流,理由特别简单:别让政治耽误自己的日子。

大家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真实的历史、能看见的未来。以前岛内水果卖不出去,烂在果园里;年轻人去大陆工作,手续越来越麻烦;现在连纪念抗战都被限制,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谁让日子过得顺心,大家都清楚。

有人担心去参加活动的安全问题,其实国台办已经说了,会全程提供便利。这么大的纪念活动,安保肯定安排得很成熟,不用瞎琢磨。具体的路线和细节没公开,这是筹备阶段的事,不方便对外说,很正常。只要是正式邀请的,肯定有配套保障。

这事还牵扯出一个关键问题:台胞到底是什么身份?如果承认台湾同胞在抗战里有牺牲、有贡献,那他们来参加纪念、有自己的位置和话语权,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是连这都否认、都打压,那就不只是政治分歧了,更是伤了大家的感情。你让一个抗日战士的后代对着祖宗牌位说“不能去缅怀爷爷”,他能服气吗?这道坎,谁也迈不过去。

很多人觉得这次纪念是“政治较劲”,其实更像一次“历史答卷”——谁尊重历史,谁就得分;谁回避事实,谁就失分。民进党把禁令一摆,看着挺硬气,可落到实处,就是“拦着老百姓纪念自家祖先”,这也太难看了。

但能确定的是,座位已经安排好了,通道也打通了,只要有人愿意来,大陆都欢迎。这种态度摆出来,大家都能看明白。这次纪念不只是一场典礼,更像一次“记忆回家”。以前总有人故意把“台湾光复”这几个字往后躲,甚至用别的词代替。可对很多家庭来说,祖父辈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纪念章都在提醒:那是我们一起熬过来的苦日子。

纪念不是给谁面子、给谁抬轿,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对祖辈的牺牲有个交代,对那段历史有个交代。把这道理说透了,再多争吵也不重要。我想强调一句:台胞在九三纪念上的座位,是他们应得的资格,不是谁施舍的。

这资格从哪儿来?从抗战里的牺牲来,从台湾光复的历史节点来,从“我们是一家人”的血脉里来。谁敢把这资格夺走,谁就得面对历史和人心的反弹。你可以不喜欢某个人、某个观点,但不能不尊重事实——事实就摆在那儿,谁也挪不走。

说到未来的路怎么走,答案其实很清楚:台当局要么顺着民意,给老百姓多些自由,让想去纪念的人去;要么继续硬撑,用禁令压着。可禁令只能压一时,压不了一辈子。现在是信息时代,你堵了这道门,总会有人开那扇窗。直播、一手报道、亲历者的讲述,会越传越广。大家只要看到了“真”,那些吓唬人的话就不管用了。

最后就两句话:第一,九三这一天,台胞该在场——这是历史定的,不是谁给的;第二,谁想把台胞挡在门外,谁就会被历史和民意推开。这不是哪一方赢了面子,是我们一起守住了良心。

国台办的邀请已经发出去了,台胞的位置也留好了。有人想来,就欢迎;有人犹豫,也不催。等活动当天,两岸同胞在同一个会场里一起默哀、一起致敬,你就会发现,那些刻意挑拨的话,都变得轻飘飘的。沉下来的,是历史,是感情,是彼此都能看见的善意。

九三这一天,该来的总会来。民进党再怎么拦,也拦不住人心往一起靠。历史会自己说话,老百姓会自己选择路。只要椅子还在,只要大家没忘了那段历史,这场纪念,就不会少了台胞的那一份——这些人,本就该来,谁也拦不住。

来源:浩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