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偏爱大姐几十年,临终前摸出一个泛黄信封,打开后我泪流满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11:42 2

摘要:(声明:作者用@王姐日记112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文:王姐 素材:方艳

(声明:作者用@王姐日记112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我叫方艳,今年47岁,我的家乡在豫南的一个村庄,我们村子很大,有一千多口人。

父亲和母亲生育了三个儿女,我排行第二,我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我比弟弟大四岁,而大姐只比我仅仅大一岁,但从小她就比我懂事的多。

从我记事起,父母每天一早就要下地干农活,走时,母亲就会轻轻的把大姐叫醒,然后告诉她说照顾好弟弟,天一放亮起来做早饭。

大姐从小不肯长,站在锅台边还够不到锅,母亲就给她准备了一个小凳子,她踩在凳子上往锅里添水。

很多时候,母亲会提前把馒头放到锅里,大姐起来后直接生火,把馒头遛一遛,然后再做点面汤。

弟弟醒后,大姐给弟弟穿好衣服,给我盛好饭,然后喂弟弟吃饭,别看当时大姐只有六岁多,做这些已经有模有样,等我们都吃完饭,大姐就领着我俩一起去田里找父母。

我从小调皮捣蛋,母亲常说,我根本不像个女孩子。

我虽然调皮,但父母一直都特别喜欢我,为什么呢?因为我长得一张好嘴,还特别有会察言观色。

父母从田里回来,正跑着玩的我会立马迎上去,端茶倒水,虚寒问暖。

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刚坐下,我立马就把洗脚水端上来了,父亲坐着洗脚,我就站在父亲后面给父亲捶背,一边捶,一边陪父亲唠嗑。

“爸,你今天很累吧,我看你一直在锄地,我可心疼了,等将来我挣钱了,请人帮你干,你就做地头歇着,监督他们。”

“爸,你胳膊疼不疼,让二丫给你揉揉吧。”

“爸,你渴不渴,我给你倒。”

“爸,妈,你们老了,二丫伺候你们”。

........

我能围着他们不停叨叨,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大姐说:“妹,你一直这么说话,累不累?”

我才不累呢。

因为,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会说,干一天活挺累,但一听到二丫头念经,所有的疲劳咋都没有了呢?

我特别高兴。

大姐和我完全不一样,她从小心思重,话少,但眼里都是活,我和弟弟换下来的衣服,父母换下来的衣服,只要一扔到盆里,不等母亲交待,她就洗好了。

母亲心疼大姐,总说:“大丫,小衣服你洗一下,大衣服你洗不动,妈闲下来洗。”

大姐就说:“妈,我能洗动。”

然后我就会接着说:“妈,大姐洗不动,还有我呢,你干活太累了,不能让你再洗衣服。”

母亲听了咪咪笑,其实,我就是一张好嘴,光说不干,父母一去地,我跑着玩了,把说过要帮忙的话统统忘到九霄云外。

我玩起来,大姐叫我帮忙,我嚷嚷着说:“你等一下,等一下。”

等到最后,大姐活都干完了。

但有一点,我会帮忙照看弟弟,大姐干活的时候,我就陪着弟弟玩,我能把弟弟逗得嘎嘎笑。

家里很多事情总离不开大姐,所以,大姐一直到8岁,父母才送她进学校读书。

那年,父亲说:“大丫不小了,该去上学了,不能耽误了,以后二丫可以帮忙了。”

父亲带着大姐去学校报了名,等开学,大姐背上母亲做的花书包,开开心心去上学,下午就领回来几本书。

我羡慕极了,缠着父亲闹,“爸,爸,我也要上学。”

父亲说:“你等明年再上,在家多带你弟弟一年。”

我脾气犟,说什么都不同意,不让我去学校,我就把姐姐的书和书包都藏了起来,最后,母亲说:“二丫也是上学的年龄,她想上,就让她去上吧,亮亮也大了,我们干活把他带上,咬咬牙就过去了。”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的和大姐一起进了学校。

上学后,大姐学习特别认真,每天不做完作业,她绝对不出去玩,其实即使做完作业,大姐也很少出去玩,她不是帮母亲做饭,就是忙着去地里给牛割草,或则是带弟弟。

而我不一样,我回家,把书包往屋里一扔,一会人就跑没影了,村里的男孩子,女孩子,我都能跟人家玩到一块去,天天玩到大半夜才进家。

母亲说,二丫呀,啥时候能文文静静的。

父亲则护住我说,二丫这性格挺好的,将来受不了委屈。

大姐不聪明,但学习踏实,成绩很好,年年往家里拿奖状,我聪明机灵,但学习上不舍得用力,不过门门功课也都没有落下。

后来,弟弟也上学了,弟弟既聪明又好学,学习成绩也非常好。

父亲和母亲看到我们三个学习都不赖,非常高兴,常常鼓励我们说,你们都要好好学习,农村的孩子,只有考学才有出息。

我和大姐一起上了初中,大姐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好,我也慢慢的收了性子,开始知道认真学习了,成绩一路提升。

自从初二开始,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带着父亲三天两头的往医院跑,一年365天,父亲200天都在吃药,每次回家,屋里都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

父亲生病后,家里的经济明显紧张起来,每周我和大姐上学走的时候,母亲就会让我们多带一些干粮和咸菜,然后再给我和姐姐每人五块钱的生活费,就这点钱,母亲有时还要出去借。

我不喜欢吃咸菜,大姐就把她的钱分给我,她吃咸菜,我特别感激大姐。

初三那年冬天特别冷,立冬刚过,池塘里的水就悄悄结出一层薄冰,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就连鸡窝里的鸡都冻得不愿出来,世界一片清冷,只有父亲不停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的回荡在寂静的夜空。

母亲天天用中药给父亲吊着,她说,只要父亲在,我们一家就是全乎的,我们都害怕父亲熬不过那个冬天。

春天来了,院子里的桃花开满枝头,一片欣欣向荣,父亲的身体奇迹般的好了起来,他开始去田里走一圈,看看我家的麦田,我们特别高兴。

然而,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中考过后,父亲的身体走到了尽头,那天他跟母亲说,这三个孩子学习都好,我这一走,以后要辛苦你了,他拉住母亲手久久不肯松开,母亲说,你放心吧,三个孩子,再难我都好好供读书。

最后,父亲撒手人寰,我们悲痛万分,跟着我就病了好久。

中考成绩出来,去学校领通知书的那天,我还在病着,大姐一个人去了学校,回来后她说,只有我考上了县城的二高,她落榜了。

我当时都不敢相信,大姐学习一直比我好,我们都想着她一定都能考上县城的一高,一高是重点高中。

大姐解释说:“爹生病,我思想一直没在学习上,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好,所以没考好也正常。”

母亲责怪大姐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不应该拿学习当儿戏,落榜还要再复读,上学的钱百搭了。

大姐说:“我不复读,我已经16岁了,我去镇上的鞋厂打工,帮家里还债,供弟弟妹妹上学。”

母亲生气的打了大姐一巴掌。

开学后,我上了高中,弟弟上了初中,大姐去镇上的鞋厂打工了。

后来,在大姐的帮助下,母亲供我和弟弟读完了初中、高中、和大学。

每次我和弟弟回家,母亲都不让我们干活,母亲就说,你们该学习学习,该看书看书,家里有我和你大姐呢,然后她就对着大姐开始唠叨,你看二丫和亮亮,都上了大学,以后在城市工作,就不受罪了,只有你以后还在农村劳动。

母亲每次说大姐的时候,大姐说,妈,农村的地得有人种。

母亲就骂大姐没出息,大姐就笑,也不犟嘴。

我们都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大姐的付出。

我大学毕业那年,大姐出嫁了,嫁到了离我家12里外的一个村子,他和姐夫是在鞋厂打工认识的。

奇怪的是,自从大姐出嫁后,母亲对大姐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她再也没有埋怨过大姐,甚至对大姐非常偏爱,尤其是在我和弟弟结婚后。

结婚后,春节我们一起回娘家,进厨房做饭的永远是我,母亲只让大姐打下手,我就抱怨:“都是出嫁的姑娘,妈就是偏心,什么都让我干。”

母亲说:“你一年回来几趟,该你干”。

我对着母亲撇嘴。

大姐笑着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姐坐月子,母亲去伺候的,到我坐月子的时候,母亲提前就跟我说让我请保姆,她说大姐要出去打工挣钱,她要帮大姐带孩子。

我和弟弟给母亲买的衣服,上百的,上千的都有,母亲都是轻描淡写的说,还行吧。大姐买回去几十块的衣服,母亲穿上高兴的在整个村子炫耀。

总之,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大姐最好,我和弟弟都要排在大姐的后面。

弟弟常常抱怨说:“妈,自从我们成家后,你就不要我和二姐了, 眼里只要大姐。”

母亲从不解释。

那年,大姐的儿子结婚,要在县城买房子,母亲跟我和弟弟打电话,让我们一人拿五万给她,收到钱,转手偷偷给了外甥。

母亲生病,从不让大姐出钱,即使大姐拿了钱,母亲也会想法设法的还回去,但对我和弟弟,她从来毫不客气。

其实,我们也明白,大姐没有我们两个的条件好,我们出钱是应该的,但我和弟弟给母亲买的金银首饰,母亲戴不了两次,转手也送给了大姐,我们心里还是多少难以接受。

我们时常想不通,母亲怎么就这么偏心大姐。

母亲床头的柜子里放着一个大铁盒子,母亲特别宝贵,很多次,我问母亲里面放的什么宝贝,拿出来看看,母亲都不让,后来干脆上了锁,我很好奇。

我时常想,母亲不跟我们去城里生活,还时常问我和弟弟要钱,盒子里面肯定是她攒的钱,但她从来什么都不说?

那天,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她不舒服,我和弟弟回去把母亲接到省城做检查,检查结果母亲的心脏出了问题,医生说,母亲年龄大了,已经不适合再做手术,接回家好好养吧。

母亲知道后说:“我生病不要告诉你大姐,就说我在你们这住一段。”

母亲在我家住了两个多月,我和老公尽心照顾,弟弟每天过来探望,那天,母亲突然说:“我想你大姐了,想回老家去。”

我说:“妈,我天天不在你跟前,也没听见你说过想我,才离开老家几天,你就念叨想大姐了,你就这么偏心,大姐是你女儿,我就不是你女儿吗?”

母亲说:“你不懂,我亏欠你大姐。”

我说:“你这还叫亏欠大姐,这么多年, 我和弟弟给你的钱,你是不是都贴补到大姐家里了,还有,大姐儿子结婚,你没少给钱吧,我们给你买的金项链,金手镯,你给大姐了吧,你欠大姐啥?大姐虽然时常去看你,但你生病,吃穿用度,是不是都是我和弟弟出的。”

母亲没有说话,坚持要回老家。

我和弟弟拗不过她,开车把她送回了家。

回家前,提前给大姐打了电话,我们到家,大姐已经把家里收拾停当,母亲看见大姐说:“大丫,娘想吃你做的手擀面了,啥菜也不放,就放点葱花,香油,打个鸡蛋的那种。”

大姐爽朗的应着:“中,娘想吃,闺女去给你做。”

我说:“我做了十几次,妈都说没你做的好吃,妈看你好,啥都是好的。”

大姐笑了。

大姐去厨房做面,弟弟在院子里抽烟,母亲躺在床上,我在旁边陪着她聊天。

母亲说:“二丫,你把柜子里那个铁盒子拿出来给我吧。”

我说:“你不是从来不让我碰吗?”

母亲说:“你不是一直好奇里面是什么吗?是该让你看看了。”

我从柜子里拿出那个在我心里一直很神秘的铁盒子,递给了母亲。

母亲打开,用颤巍巍的手从里面摸出一个泛了黄的信封递给了我。

我问:“你这么宝贝这盒子,里面就放这么个信封?我一直以为你藏传家宝呢?”

母亲说:“打开看看吧,这个就是宝贝,也是娘的心病。”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发了黄的纸,被母亲折叠的整整齐齐,我打开一看,居是一张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我说:“不对呀,我当时上的是二高呀,这不是我的吧?”

母亲说:“你再仔细看看。”

我一看,通知书上居然写着大姐的名字,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名字有些模糊,但没错,就是大姐的名字。

我一下子呆住了。

我激动的说:“妈,这咋回事?姐当初不是说没有考上高中吗?不是说只有我一个人的通知书吗?这到底咋回事呀?”

母亲说:“我也是在你大姐出嫁后才发现的,我们都被你大姐骗了呀。”

“你大姐出嫁后,我收拾她的屋子,从一本书里掉出来的,那时候我才知道,其实当年她和你一起考上了高中,还是县城的重点高中一高。”

我说:“那大姐为啥说没有考上呀?到底为啥呀?”

说着我流下了泪水,其实根本不用问母亲,我的心中早已经有了 答案。

父亲病逝,我考上了高中,弟弟要上初中,家里的负担重,母亲一个人难,大姐肯定是为了我们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机会,她总是这样,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父母,先考虑我和弟弟。

母亲说:“当初我还时常埋怨你大姐没有考上学,还总是说她,想想我都后悔。你大姐至今不知道我看见她通知书的事情,这么多年她从来也没有提起过自己考上学,定是怕我们心里有负担,你大姐心事重,从小到大都是,所以,我也不想让她知道。”

我说:“妈,你为啥不早点告诉我呢?”

母亲说:“本来我永远都不准备告诉你,你的脾气我知道,性子急,心里藏不住事,你要是早知道了,肯定就把不住要问你姐。”

我说:“如果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多帮帮大姐的。”

母亲说:“我就怕是这样,如果你心里怀着愧疚帮你她,你大姐会接受吗?”

“这么多年,你们给的钱我私下都给了你姐,她其实不愿意要,都是我硬给她的,还有你们买的那些首饰,我也不喜欢戴,但你姐一件首饰也没有,妈心疼,所以就给了她。”

“你别怪妈偏心,妈从心里感觉一直对不住你大姐,都是我的孩子,你大姐为家里付出最多,牺牲的最多,我想多少补偿一点给她。”

我哭着说:“妈,我从来没有怪过你,说你偏心都是开玩笑。”

母亲说:“我懂,这些年,你们两个也没少帮扶你大姐,你大姐都记住呢,她总是说,多亏了你们两个,要不她连媳妇都娶不起。”

我说:“妈,我们是亲姊妹,帮大姐也都是应该的。”

母亲说:“本来我是不打算告诉你的,但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你和亮亮工作好,收入高,我不担心,只有你姐,如今你姐夫身体不好,我经历过,知道你姐辛苦呀,我怕我走了之后,你们姊妹之间关系淡了,我是希望你们能多帮她一把。”

我哽咽地说:“妈,你放心吧,就是你不说,我和弟弟也不会不管大姐的。”

最后我说:“妈,把这个铁盒子留给我吧,我把这个还放进去,你放心吧,我永远都不会让大姐知道的。”

母亲含着泪笑了,那天母亲开心地吃着大姐做的手擀面,我们姐弟三人幸福的陪在她身边。

如今,母亲走一年多了,我和弟弟时常回家看望大姐,买上很多的东西带回去,走时再偷偷留下一些钱,看到姐姐的日子一天天好过,我和弟弟都感到特别幸福。

大姐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这份恩情我永远铭记于心,以后,无论大姐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大姐。

我想这就是手足亲情的意义所在吧。

来源:微微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