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成长5月13日晚,位于上海普陀的网友@阮一发文称自己使用美团跑腿邮寄护照等文件至虹口,因骑手电动车没电无法准时送达,还被骑手“暗示”加价、勒索撕掉文件,事后还无法与该骑手取得联系。
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成长5月13日晚,位于上海普陀的网友@阮一 发文称自己使用美团跑腿邮寄护照等文件至虹口,因骑手电动车没电无法准时送达,还被骑手“暗示”加价、勒索撕掉文件,事后还无法与该骑手取得联系。
5月14日,涉事骑手韩先生表示自己在当晚9点左右已将文件还给对方。并声称该网友说自己“勒索”、“暗示加价”,完全没有,当晚9点多已将文件送回,且有小区监控为证。目前已配合警方做完笔录,公安机关已排除快递员违法犯罪嫌疑。

此事后来阮一出面在微博上道歉,但被人扒到好像他还不只一次造谣,之前也有过类似行为,被志愿者揭穿 。在小作文之风成灾的今天,阮一只是个例,这种为了流量肆意造谣的现场普遍存在。而如果任由此等事件发展下去,以后类似的网上求助小作文还有谁敢信?诱因是流量财富,让他昧了良心众所周知,在网络上谁有了流量,谁就有机会挣到很多很多钱。在这点上,线下的传播效果远远不如网络上转发分享裂变来得快。
比如靠2G时代网络流量起家的初代网红芙蓉姐姐,曾扮丑博眼球,未婚先孕还被抛弃,现在却励志般的逆袭成了端正高雅的传媒公司总裁。
又比如当年怒砸西门子冰箱的老罗,在课堂上犀利的语言成了老罗语录,后来又创办了锤子手机,一时辉煌至极,风光无两。现在直播和AI两手抓,前者成绩斐然,后者值得期待。还有就是像李子柒这样的较新网红,全网的顶流美食博主,也曾流浪街头睡过桥洞。她的美食视频爆火后收入和名气与日俱增,更是一度火遍全球,一时代表了中国风文化。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像艾克里里、郭美美、丁真、辣目洋子、冯提莫、办公室小野、刘宇宁、Papi酱等等都因为吸引了巨大的流量而走红,也同样因为走红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回报。
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流量财富,但能够得到它的普通人又能有几人,阮一也不过是为了得到它而迷失了本心的普通人罢了。普通人往往很难认识到流量的双刃剑,流量也往往亦能载舟,也能覆舟。
本质是品行不端,怪不得流量但我们在试图攫取流量财富的同时,也别忘了想想这件事情的道德成本。像阮一这样为了博取他人眼球而三番五次造谣的人,本质上还是品行不端,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谣言识破后的流量骤冷,更没有意识到从做这件事开始就已经显示了他唯利是图、不惜陷害他人、屡教不改的邪恶本性了。
如今的娱乐圈更是暴露了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有因为感情问题处理不当而退出娱乐圈的霍尊,也有被指控性侵而身败名裂被迫离开湖南卫视的钱枫,还有把粉丝当“后宫”被实锤渣男的黄旭熙。当然了,不止他们,还有范某某、罗某某、吴某某、黄某某等等人。大环境产物,不止个例同时,大家有没发现,怎么又是小作文举报谁谁谁?那么多小作文,我们怎么去鉴别真伪?或者是一些微信聊天截图,谁知道他是不是在造谣?如今真假消息满天飞,当局者迷的大环境,就容易出现也喜欢写小作文来造谣的阮一,因为大家可能分不清了那么多消息的真假,可能真的跟风成蔚。
多少消息在我们跟风吃瓜后又迎来了180°大反转,比如前几天火爆全网的“北大韦神轻松破解6个博士团队4个月未能解出的数学难题”,最后竟然被“韦神”本人辟谣并不存在此事,更没有什么对方给自己公交卡充值这样的“涌泉相报”。紧随其后,自称“始作俑者”的小道消息传播者自媒体“贼叉”,立即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道歉。还有去年3月“吨姐”路虎堵宝马事件,为了博取网络眼球自导自演,称自己家的车位被一台宝马车所占,在多次沟通无效后将自家的路虎车开来堵在宝马车头,与宝马车主较劲看谁先服软,结果被爆虚假事件啪啪打脸。诸如此类的事件也是比比皆是,一切皆为了流量,或者为了利益。阮一也是如此这般。那回到阮一这里,那他要怎么搞才好呢?第一,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把自己创造出更高的商业价值。既然自己擅长写小作文,那写作文投稿写小说写剧本等等都是上上之选,为啥非要选风险最大的造谣成名?不知道收益越大的同时风险也是越大吗?稳健的获得价值比冒进来的更靠谱。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一个人没有自身的硬度时,哪怕曾经有过辉煌,最终这种辉煌也很快会消失于无形之中。就算阮一创造了一时的热度,如果没有过硬的个人能力打底,反而想靠不断的造谣来谋利迟早啪啪打脸,迟早被网络所遗忘。第三,眼光切勿不可短视,放长远反而有新出路。如果阮一生编硬造能力够强,目的又是捞钱,那为什么不尝试拍短剧呢?为什么不写剧情小说呢?从长远看,这就是一条明智道路啊。想明白了,也不至于短视到想靠造谣捞钱。存在即为合理,阮一这种现象如果没有相关法制出台,则必然长期存在。当然,合理并不代表符合道德立场。但回到我们每个人,更应该掂量个人品行其实远远比蝇头小利和不当财富来的更加重要。人也无法赚取和管控自己能力之外的钱,只有提高自己的认知壁垒,才能逐步匹配这些财富的高度,或者精神自由的高度。记住,多刻意学习,多刻意练习。
来源:刻意学习与练习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