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战”系列视频火了。在AI的帮助下,古人们纷纷“复活”,结合人物自身经历和历史事实,配上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向现代人发出“灵魂拷问”。
本文转自【央视网】;
“早上被王羲之骂,
中午被赵孟頫骂,
下午被宋徽宗骂,
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
最近,有不少网友开玩笑说
自己天天在手机上“挨老祖宗的骂”
这是咋回事?
来源:北京日报
AI“复活”老祖宗
古人对你“贴脸开大”
最近,“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战”系列视频火了。在AI的帮助下,古人们纷纷“复活”,结合人物自身经历和历史事实,配上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向现代人发出“灵魂拷问”。
流传的视频中,有的古人大吐苦水,说起那些被后人误解的历史往事;有的则愤怒不已,对今人给出的“刻板印象”不断反驳。
仿佛教科书上的人物插图活了,不仅有声音有表情,还会对你“贴脸开大”。其中的“灵魂台词”——“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为什么)”,出自一位游戏主播的直播片段。
在网友们创作的视频里,杜甫“回应”了网友“杜甫为何天天写惨诗”的疑问:“如果是你,在安史之乱里逃难三年,手机被抢、WiFi全断,换你你不emo啊?回答我,你难不难受?好不容易捡点茅草,回去补补房顶,结果被人当着面薅走了。说我卖惨,真是给我气笑了。我落魄的时候,用槐树叶子做凉面吃,你能吗?回答我!”
面对“王羲之为什么不写大字”的问题,王羲之现身“回答”道:“我不写大字是因为身体素质不行吗?没力气吗?握不住笔吗?我条件允许吗?你问蔡伦,我有八尺丈二的纸吗?”
宋徽宗也“开麦”回应“文人当不了皇帝”的指责:“我当皇帝是我自己愿意的吗?不是向太后选的吗?我瘦金体不好看吗?我青绿山水不好看吗?”
不少博物馆、地方文旅的官方账号也纷纷“下场”,用家乡的历史名人进行“花式宣传”。
苏州博物馆发布一则创意视频,借助AI技术“复活”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以其诙谐幽默的口吻回应后世对其“风流”的误解:“说我风流?说我不务正业?说我疯癫?来好好看看我!你回答我!”
来源:苏州博物馆
“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我的脑袋”
如今,借助AI技术,我们和古人不再只是“平面交流”,有了更强的互动感和现场感,很多以前觉得枯燥的知识点也被大面积传播。
而且,这些短视频将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作品融入现代语境,降低了公众接触历史的门槛,使得历史知识和文化观点的输出更亲切,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力,进而寓教于乐。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平时我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让以前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历史无感的人重新燃起兴趣,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回答我”系列视频的火爆再次证明,哪怕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迷人的“老祖宗”们归来仍是“顶流”。这背后折射出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爱护,也充分体现出国人以有趣的互动形式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心与热情。
当然,AI创作也要注意边界,不能陷入低俗的恶搞,让“创作”仅仅流于形式,也要避免出现飙脏话等擦边行为。让AI技术在为我所用的同时,也向善而用。
来源| 央视网综合北京日报、封面新闻
来源:环球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