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某高校退休的吴教授,从事生物环境研究,酷爱文学,喜欢写一些生活随笔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在一个名为“热爱生活的退休人士”微信群里,每天发布生活随笔,成了吴教授的必修课。吴教授回忆说:“前段时间,群里和我同姓的一位网友加我好友,说喜欢看我的日常分享,又了解到我是
国内某高校退休的吴教授,从事生物环境研究,酷爱文学,喜欢写一些生活随笔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在一个名为“热爱生活的退休人士”微信群里,每天发布生活随笔,成了吴教授的必修课。吴教授回忆说:“前段时间,群里和我同姓的一位网友加我好友,说喜欢看我的日常分享,又了解到我是搞环境工程的,和他目前创业的内容高度重合,想邀请我去他的创业基地做做指导。”
加上好友后,两位网友聊得火热。被邀请前往苏州某创业基地后,吴教授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基地确实很大,也在做一些和环境相关的项目,但他自己是做虚拟货币的,要我过去投资。碍于面子嘛,我就买了一万多块钱的,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碍于情面,吴教授并未深究。过了几个月,这位网友又拉了一个“好友”群。看到群主发布的一些投资信息,吴教授也跃跃欲试起来。吴教授:“群主向我们介绍了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西电东送传输工程’,这一项目正在投融资,由于门槛高,必须由内部人士引荐才能参加。”
群主提供了下载链接,吴教授:“在红利期,购买这款‘西电东送传输工程’金融产品,可利润翻倍,但必须要由对方操盘。我注册好账号,扫码转给群主六千多,让他帮我买金融产品,再转到我的APP账户里。”
由于利润高,平台还设置了很多门槛。例如:要每天完成打卡、要阅读APP平台发布的文章等等。吴教授认真照做了近一个礼拜,却发现自己的账户上一直没有购买金融产品的订单,再联系群主时,对方早已不见了踪迹。
类似的诈骗手段其实有很多,如冒充国家农业部以 “助农” 等名义推出虚假理财项目的“中国三农” App、专门诈骗中老年人的虚假投资项目的“夕阳红” App、借国际合作推出虚假投资理财项目“中非走廊” App等都是诈骗App。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投资项目。此类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巨大,受骗人群众多。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杭州市反诈中心提示:
一、“保本高息”“专家保证”“国家项目”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二、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首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
三、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通讯员:罗永此 陆思楠
记者:王欣
来源: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