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公报创办时间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之一,以“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宗旨,抗战期间,大公报宗旨“一不投降,二不受辱”铁骨铮铮,历经百年变迁,成为香港重要媒体机构,令内地报媒望其项背。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
大公报三天发了两篇文章,痛批李嘉诚,大家才知道李嘉诚卖港口给美国的消息,才知道这45个港口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转折点。
也让大家知道了这不是普通的商业性质的转卖,这是由商业性质的转卖转化为政治目的的手段。
“伟大的企业家都是爱国者。”这句话的含金量会一直上升,俗话说有国才有家,一个商人,资产做的越大,如果心不正,那么他将是最有锋芒有利的匕首。
媒体必须有立场,媒体不仅是报道新闻的工具,更是引导舆论的一种无形力量,大公报兼具历史传承与现代传播力,是香港爱国媒体的核心力量。
大公报创办时间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之一,以“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宗旨,抗战期间,大公报宗旨“一不投降,二不受辱”铁骨铮铮,历经百年变迁,成为香港重要媒体机构,令内地报媒望其项背。
大公报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地指出了李嘉诚卖港口的危害,大公报的输出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都令网友佩服,不愧是当年教员都夸赞的报纸。
大公报开始痛批李嘉诚的时候,被很多人扣上挑起对立的帽子,让许多不明事理的网友站在了李嘉诚一边,随着事态逐渐明朗,终于还了大公报公道。
《观察者网》也报道了香港大公报发布的《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文章,当民众无法分辨事态正义与否的时候,官方媒体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交易虽然合法,但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冲击是重大的,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一切商业行为,都要探究背后的真实目的。
“橙新闻”官方媒体发声:“国家强盛则商界兴旺,国家受压则企业受困。”李嘉诚无疑为许多商人树立了一个错误的典范。
这是大是大非问题,远非纯粹的商业生意,李嘉诚个人公司市值大升,但是赔钱的可能是整个中国。与其说“在商言商”不如说是在酝酿新形态的全方位战争,大公报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李嘉诚卖港口的行为性,媒体有提出批评的责任,公众有质疑和知道真相的权利。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大公报立场坚定,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李嘉诚的这种商业行为有什么不对,就连曾经一度清醒的蔡正元都没有看透其中的本质。
大公报也开始从最初的苦口婆心相劝到现在的立场鲜明,言辞犀利,一针见血,重拳敲山震虎,逐一分析港口的重要性,才使更多百姓了解到事态的严重,这绝非是一场单纯的商业行为,虽说商人无国界,但是美国的商人全部都听从于美国政府指示,为政府服务。
这是以资本与国运的生死博弈,霍家能够破冰开船为国家负重前行,而李家却宁愿背上骂名与国家作对,这无异于背刺国家,李家的所作所为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希望李家知途迷返,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若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
来源:月亮与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