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8日,河南商丘、安徽宿州及河南周口三地同步完成地面数字电视(DTMB)系统的技术升级,标志着区域广播电视服务正式迈入新一代传输标准时代。此次更新不仅优化了信号传输效率,更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迈出关键步伐,为居民提供更稳定、高清的数
2025年3月18日,河南商丘、安徽宿州及河南周口三地同步完成地面数字电视(DTMB)系统的技术升级,标志着区域广播电视服务正式迈入新一代传输标准时代。此次更新不仅优化了信号传输效率,更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迈出关键步伐,为居民提供更稳定、高清的数字媒体体验。
一、技术升级核心内容
1.
信号传输标准迭代 三地地面波系统全面切换至DTMB-A2标准,相较传统DTMB-A标准,新标准通过先进的调制技术与纠错算法,实现信号抗干扰能力提升30%,传输速率增加25%。即使在复杂地形或极端天气下,用户仍可接收无卡顿的高清电视信号。
2.
频谱资源扩容 通过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新增2个高频段传输频道,总覆盖频段扩展至470MHz-698MHz。此举不仅缓解了频谱资源紧张问题,更为5G与广播电视的协同发展预留技术空间,推动“广电+通信”融合服务落地。
3.
智慧交互功能嵌入 更新后的地面波系统支持双向数据传输,用户可通过机顶盒实现节目预约、互动投票等增值服务。系统同步接入物联网接口,为未来智慧家庭、应急广播等场景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二、区域覆盖与民生影响
1.
服务半径扩大 商丘市郊及周边农村地区信号覆盖率由85%提升至98%,宿州、周口两地则实现全市域无盲点覆盖。偏远乡镇用户首次接收到1080P超高清电视信号,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
应急信息传递强化 系统新增“紧急广播优先级通道”,可在自然灾害或公共事件中快速推送预警信息,确保信息传递时效性。此前在2024年河南暴雨灾害中暴露的地面波延迟问题,通过此次升级得到根本解决。
3.
产业联动效应 三地广电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地面波的“车载电视”“无人机直播”等创新应用。宿州市率先试点“公交移动电视”项目,利用地面波实现车辆行驶中的实时高清节目播放。
三、政策背景与未来展望 此次更新是《国家广播电视“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全覆盖工程”的重要节点。河南省与安徽省广电局联合投入超2亿元专项资金,推动设备升级与网络重构。专家指出,地面波作为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其技术革新将助力6G时代“天地一体化网络”构建,为偏远地区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未来,三地将进一步探索地面波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信号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实现个性化节目推荐。同时,跨省协同机制的建立有望打破地域壁垒,形成长三角与中原地区的广播电视服务联动网络。
此次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数字生活质量,更在区域信息化协同、应急管理体系优化中展现出公共服务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随着地面波技术的持续迭代,三地有望成为全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标杆。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