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与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联合开幕。本次双会叠加,融合书香氛围与前沿科技,实现传统阅读与数字技术相互赋能,为公众呈现一场“内容+科技”的文化盛宴。
“年轻朋友要不止于行走,也不止于阅读,要真正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8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与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联合开幕。本次双会叠加,融合书香氛围与前沿科技,实现传统阅读与数字技术相互赋能,为公众呈现一场“内容+科技”的文化盛宴。
“标识河南”丛书执行主编、河南大学教授程遂营应邀出席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大地传媒股份公司主办,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承办的“河南标识”文化创意大赛颁奖典礼,与现场观众共话阅读、畅谈河南。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可以说是微缩版的中国。”程遂营在谈及河南历史文化时这样表示。他指出,文化本身是鲜活的,但文化符号往往相对固定、不可移动,如何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动态体验,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关键课题。
那么又该如何活化?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珍藏在祖国大地上的遗产,古文献里的古籍“活”起来?
他表示,在策划“标识河南”丛书的过程中,团队始终聚焦于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中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丛书以“口袋书”形态推出,并借助视频、数字化研学等立体化传播方式,实现文化内容的多元呈现与深度触达。
“标识河南”丛书作为河南兴文化工程的重点项目,首批遴选30个具有标识性与代表性的河南文化符号,分三辑出版,每辑10册,系统梳理和展现河南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丛书立足“河南标识、大众传播、多元呈现、国际表达”,旨在以创新出版形态诠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化理念,探索出版与文旅融合的新型传播模式。
程遂营强调,尽管数字技术极大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但阅读仍是理解文化本质的核心途径。“文化是什么?从我们的古文献中,从纸质书中得到的,才是真正的文化的本质的本源的东西。不能以为简单地通过短视频就能了解文化。真正的文化本源,仍要从古文献、从纸质书中去汲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当下文化旅游的主力军,那么又该如何抓住青少年的心?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既可以在历史中行走、在书本中行走,也可以在现实中行走。”程遂营认为,无论是纸质传媒还是数字传媒,都应面向青少年,以多样形式帮助他们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他对有意从事文化产业或数字出版行业的年轻人提出建议,强调“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的重要性。“希望年轻的朋友不止于行走,也不止于阅读。就像孟浩然所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登临应是有准备、有思考的,而不只是打卡、品尝美食。”
“每一个地方都应带来一些文化感动,引发对传统、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文化的自信,更能在淬炼中成长。”程遂营鼓励青少年在文化体验中实现自我升华,“所以希望年轻的朋友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以乐观的心态,自豪的态度,真正去感受中华文明、中原文明的博大精深,去爱上这块土地,爱上河南,爱上中国,也爱上自己的未来。”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赵墨波/图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吕淑丽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