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春逐梦・向光而行”实践团深入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开启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员们步履遍及养老院、企业车间、乡村校园、红色场馆与社区,以专业所长对接基层需求,让青春活力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芒。
【企媒创氪快讯】近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春逐梦・向光而行”实践团深入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开启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员们步履遍及养老院、企业车间、乡村校园、红色场馆与社区,以专业所长对接基层需求,让青春活力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芒。
一、银发暖阳,让青春陪伴守护桑榆晚晴
在赤城县兴仁堡村静轩养老院里,实践团设立的“家电维修站”前排起长队。带着专业工具的大学生们,一边细致检修故障家电、清扫院落卫生,一边围坐老人身旁,倾听泛黄老照片里珍藏的峥嵘岁月。针对老年群体易受诈骗的痛点,成员们化身“反诈讲师”,用真实案例拆解“养老投资骗局”;墨香袅袅的“银龄书法课”上,78 岁的李奶奶提笔写下“国泰民安”,皱纹里漾开的笑意,成为两代人温暖互动的生动剪影。
二、产教赋能,让创新引擎驱动乡村产业
走进赤城县经济开发区,御久粮生物科技的智能设备正展现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注入的活力。从生物科技的专利技术到通用设备的智能升级,从宏都食品的产业链延伸到农业科技园的无土栽培,“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密码。据企媒创氪获悉,在农业科技园的菜棚中,成员们跟着农务工作者学习除草技巧,在田间地头体悟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路径。
三、教育蝶变,让课堂内外见证乡村成长
样田中心小学的会议室里,一场“教育变迁”座谈会揭开乡村教育的发展画卷。“十年前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如今机器人教室、多媒体设备样样齐全”,校党支部副书记李颖的话语里,满是乡村教育的蜕变欣喜。实践团成员随后参观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田径场等设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亲身感受乡村学子教学与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
四、红色传承,让热血历史筑牢青春信仰
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内,“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誓言铿锵有力。据企媒创氪获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实践团成员在此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锈迹斑斑的步枪、泛黄的战地日记、简陋的通讯设备,在讲解员的讲述中还原出平北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前辈们用热血守护的土地,如今长满了希望”,成员陈瀚祺在日记中写下的感悟,道出了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
五、社区共治,让青春智慧点亮基层治理
永进路社区广场上,一场“光影科技课”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实践团成员演示的无人机操作,为居民打开科技视野。调研中,健康检测室的智能仪器、谈心室的温馨布置让成员们印象深刻。面对社区书记想搞“智慧养老”试点的求助,大家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让青春智慧融入基层治理的细微之处。
六、童心筑梦,让科学种子播撒未来希望
龙关中心小学“童心港湾”里,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五彩斑斓的理想。机械DIY课堂上,拼搭的小机器人转动起科技梦想;水火箭发射瞬间,操场响彻欢乐的欢呼;“小小书法家”课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的“我爱你中国”。这些融合工科特色与“五育并举”的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与热爱的种子。离别时“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再来”的追问,是未完待续的温暖约定。
七、校地同心,让校地携手搭建实践平台
据企媒创氪获悉,共青团赤城县委会议室里,赤城县教育局、卫生局、中小学、职教中心、县医院、乡镇负责人代表分别介绍发展情况。当听到“我们这里非常缺人才,期待同学们来建设”的恳切话语时,实践团成员备受触动,更坚定了服务基层的志向。随后,学院团委与赤城团县委的签约仪式,为校地长期合作搭建起实践平台,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点。
从守护银发时光到培育童心梦想,从探寻产业密码到传承红色基因,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的赤城之行,书写了当代青年扎根基层的生动篇章。正如实践团成员任奕臣所言:“我们把论文写在赤城的土地上,更把担当刻进青春里。”这份青春答卷,正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最鲜亮的色彩。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