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退休后,成了孙子贝贝的“超级奶爸”,每天带着贝贝在小区里玩耍,看着孙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是他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几个月前,老张被确诊为胃癌。幸运的是,发现得早,经过腹腔镜微创手术,他成功切除了肿瘤,后续复查也没有发现异常。
“医生,癌症到底传不传染啊?我真的很想念我孙子。” 这是老张在复诊时带着一丝哽咽问出的话。曾经乐观开朗的他,最近却因为这个问题陷入了深深的烦恼。
老张退休后,成了孙子贝贝的“超级奶爸”,每天带着贝贝在小区里玩耍,看着孙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是他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几个月前,老张被确诊为胃癌。幸运的是,发现得早,经过腹腔镜微创手术,他成功切除了肿瘤,后续复查也没有发现异常。
手术后休息了一个月,老张觉得身体恢复得不错,正准备重新接过照顾贝贝的重任,却被儿媳妇委婉拒绝了。儿媳妇说:“爸,你病刚好,还是好好休息吧。而且,我听说癌症会传染,你以后就不要太频繁和贝贝接触了,对他比较好。” 这番话像一把无形的刀,刺痛了老张的心。他既生气又难过,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把这份委屈和困惑带到医院,向医生倾诉。
癌症到底会不会传染?这个问题困扰着老张,也困扰着许多像他一样的患者和家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会“接力”
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实并不会像感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癌细胞的形成源于人体自身细胞的基因突变,它们更像是身体内部的“叛乱分子”,而不是外来的“入侵者”。不过,虽然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却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着致癌的风险。
HPV病毒:宫颈癌的“幕后黑手”
HPV病毒,全称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病毒。它可以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甚至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用品等间接传播。如果一个人持续且长期感染高危型HPV,宫颈上皮就会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发生轻度、中度,甚至重度的瘤样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宫颈癌。据统计,全球约70%的宫颈癌都与HPV感染有关。
EB病毒:鼻咽癌的“隐形杀手”
EB病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毒,超过90%的人都曾经感染过它,但大多数人很快就能自愈。然而,EB病毒却可能在少数人体内潜伏下来,一旦免疫力低下,就会反复感染,最终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据报道,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在发病前都有EB病毒感染史。EB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口水等方式传播,一旦感染,就会在人体内“扎根”,需要终身携带。
幽门螺杆菌:胃癌的“帮凶”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它可以在胃部的强酸环境中生存。感染这种细菌后,胃部会出现慢性且长期的炎症,而这种炎症如果得不到控制,就可能进一步诱导胃癌的发生。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与胃癌的死亡率呈平行关系。这种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在聚餐时不使用公筷,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就很容易被传染,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乙肝、丙肝病毒:肝癌的“导火索”
肝癌本身并不传染,但导致肝癌发生的乙肝和丙肝病毒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多种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果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肝脏就会受到持续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癌症会遗传吗?家族的“接力棒”
除了传染性,癌症的遗传性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癌症是否会像家族的“接力棒”一样,一代代传下去。
科学研究表明,至少有22种癌症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这种基因遗传易感性癌症,那么其他兄弟姐妹患同种癌症的风险会提高33%。不过,不同癌症的遗传风险也有所不同。
乳腺癌:家族的“高危信号”
如果家族中的母亲或姐妹中有一人患乳腺癌,那么她的姐妹或女儿患乳腺癌的概率是普通女性的三倍。这是因为乳腺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会显著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结直肠癌:息肉的“危险传承”
家族性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很容易进一步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因家族性结肠息肉导致结直肠癌,那么子女患此癌的概率高达50%。这种癌症的遗传性主要体现在息肉的形成上,息肉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切除,就可能发展成癌症。
胰腺癌:家族史的“警示”
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危群体。从发病率来看,胰腺癌家族病史人群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13倍。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发病,那么其他成员患胰腺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四倍。这种癌症的遗传性主要体现在基因突变上,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卵巢癌:基因突变的“连锁反应”
导致卵巢癌出现家族聚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BRCA1/2基因突变。医学研究发现,90%的遗传性卵巢癌与BRCA1/2基因突变直接相关。如果家族中有人携带这种基因突变,那么其他女性成员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胃癌:家族的“隐形威胁”
胃癌的家族史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所有胃癌患者中,约10%的人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特别是胃癌患者的家属,患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这种遗传性主要体现在胃癌的易感性上,一些基因的突变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面对癌症,我们能做什么?
癌症虽然可怕,但它并不是不可防、不可控的。如今,癌症更像是一种慢性疾病,是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癌症,我们无需过度恐慌,而是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不劳累,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适度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能为我们的健康筑牢防线。熬夜会扰乱身体的生物钟,降低免疫力;过度劳累会让身体疲惫不堪,无法抵御疾病的侵袭;而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则会让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增加患癌的风险。
做好癌症筛查
对于癌症高危群体,如家族中有癌症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至关重要。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将癌症扼杀在萌芽阶段。例如,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结直肠癌的早期病变;胃镜检查则可以排查胃癌的风险。
来源:沈视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