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凌晨,银川市公安局情指大厅里,巨大的电子屏上正跳动着各项治安动态:200余处制高点监控、6万余路高清视频、1万余台智能前端设备组成“全域感知网络”,像“数字警察”般盯守城市角落。
8月28日凌晨,银川市公安局情指大厅里,巨大的电子屏上正跳动着各项治安动态:200余处制高点监控、6万余路高清视频、1万余台智能前端设备组成“全域感知网络”,像“数字警察”般盯守城市角落。
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中,银川交出亮眼“成绩单”——城市网络形象位列Ⅱ型大城市第二,城市治安体验更从全国105座大城市中脱颖而出,稳居全国第一。这份成绩背后,藏着银川用“科技+共治”编织平安网的独特密码。
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作机制,银川市公安局深度挖掘数据潜能,不断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的可视化和扁平化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构建“一盘棋”格局,推进毗邻地市共建协作“烽火台”建设,通过织密信息共享网络,快速联动周边城市警方,打造了一个全维度的工作闭环。银川公安将辖区划分成90个治安巡区、28个交警巡区,设21个“1、3、5分钟”快反圈,搭配无人机巡逻小组与视频巡查预案,织成“层级巡区+点位快反”的空地一体巡防网。日前,兴庆区敬德街夜市外卖小哥丢失的钱包,正是靠这套体系快速定位,由巡逻民警半小时内寻回。
科技是“硬核装备”,群众力量则是银川治安的“软实力”。在西夏区怀远夜市里,穿红马甲的义警老张常蹲在烤串摊前“唠嗑”,收集治安线索——这支由退伍军人、物业人员等组成的队伍,已达577支、3.5万人,成了街头“流动摄像头”。
每年4月起,当阅海湖迎来斑嘴鸭、白琵鹭等候鸟时,银川公安布下“生态保护网”:湿地装红外监控、“生态警长”与义警巡逻防偷猎。今年五一假期,银川接待游客超298.63万人次,满意度达96.5%,“安全感”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旅游“核心加分项”。(宁夏日报记者 智慧)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