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露珠凝结在稻叶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村里的老农看着天色喃喃自语:“今年白露赶早,冬天会不会暖和呢?”
清晨的露珠凝结在稻叶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村里的老农看着天色喃喃自语:“今年白露赶早,冬天会不会暖和呢?”
今年白露节气准确时间是9月7日16时52分,农历七月十六。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是典型的“白露在头”,因为交节时刻在白天午后。
农谚常说:“白露在头,三九穿单衣;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这句话世代相传,蕴含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意思是如果白露交节在白天,预示冬季相对温暖;若是夜晚交节,则可能异常寒冷。
今年白露发生在午后时分,正是“白露在头”的情况。按照古人经验,这预示着今年冬季可能较为温和,不太会出现极端严寒天气。
不过,现代农业专家表示,这些传统经验在现代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辩证看待。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频发正在改变传统的气候规律。
白露时节,各地都有独特的习俗。福州一带有吃龙眼的传统,认为这天吃龙眼能大补身体。
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则会吃番薯。湖南一带则有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制,香气扑鼻。
这些习俗不仅代代相传,更蕴含着顺应自然、适时而作的农耕智慧。
白露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华北地区流传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指导着冬小麦的播种时间。
南方则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晴好天气有利于稻谷成熟。此时晚稻对天气极为敏感,晴多雨少,米质往往更好。
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白露前后的天气情况,调整农作物收割和播种的安排。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民间有“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的提醒。这意味着要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早晚要及时保暖,防止受凉。
饮食上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多吃梨、苹果、葡萄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适应季节转换。
根据气象部门数据,今年冬季可能相对温和。但现代农业专家提醒,传统农谚在现代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辩证看待,农户们应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下期预告:《秋分耕地有讲究!老农总结的三大秘诀,省力又增产》,我将分享传统农耕技巧与现代科学结合的秋分耕种方法,帮助您提高秋种效率,为明年丰收打下基础。欢迎持续关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您家那边有什么关于白露的农谚或习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走近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