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出海,是市场内卷下的另辟蹊径还是天方夜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08:18 2

摘要:在全球化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双重浪潮下,中医馆出海逐渐从“文化符号”演变为“商业实践”。国内头部机构如固生堂、贡方堂已率先试水,海外中医品牌如美国WTHN也崭露头角。国内中医诊所市场的过度内卷正成为行业转型的催化剂——当“9.9元拔罐”“免费号脉引流”成为常态,出

东南亚市场对中医文化认同度高,中医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大

在全球化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双重浪潮下,中医馆出海逐渐从“文化符号”演变为“商业实践”。国内头部机构如固生堂、贡方堂已率先试水,海外中医品牌如美国WTHN也崭露头角。国内中医诊所市场的过度内卷正成为行业转型的催化剂——当“9.9元拔罐”“免费号脉引流”成为常态,出海或许不仅是探索蓝海,更是突破生存困局的必然选择。

然而,文化差异、政策壁垒与市场认知的三重挑战下,中医馆的国际化之路究竟是创新突围,还是空中楼阁?

破局者案例:从本土深耕到海外布局

固生堂:高端化+科技化双线突围,人才培养是蓄力根基

作为国内中医连锁龙头,固生堂近年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收购宝中堂新加坡100%股权,作为其出海第一站。

固生堂在国内也面临选址成本高(一线城市单店租金超50万/年)、医生议价能力弱等问题,而新加坡店验证了高端化与合规化的可行性。在出海的征途中,固生堂引用AI辅助诊疗系统,引入舌象、脉象数字化设备,高端化定位与科技赋能是其核心策略,通过合规化与本地化融合降低文化门槛。

同时,固生堂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中医药海外国际总部,通过'固生施杞国医大师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中医馆出海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未来也会向东南亚周边、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区拓展。

2. 贡方堂:轻资产模式撬动东南亚市场

去年11月,贡方堂新加坡店落地开业,与固生堂通过“收购”的扩张方式不同,贡方堂海外第一家店是“自建”的形式,从江西省内的连锁中医品牌到海外布局,贡方堂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

不同于重资产建馆,贡方堂以“线上问诊+跨境药包”切入东南亚市场,通过互联网诊疗以及特色专科的模式,将中国内地优质的中医资源和技术输出新加坡,提供远程诊疗,中药配方颗粒通过当地药房渠道销售。

中医出海,文化先行,不一定实体门诊扩张到海外,而是通过中医生活化产品、培训等中医文化交流方式传播医馆的影响力,也是积极的努力与尝试。例如云南昆明的南吴山下中医诊所,近年来举办越南游学团,吸引东南亚学生来昆明参观诊所、打八段锦、学做中药茶剂。

以“中医生活化场景”破除文化壁垒,从“中医内核”到“在地化表达”,通过“中医生活化+文化输出”的创新模式间接性的实现海外影响力扩散,南吴山下的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医馆出海从“实体扩张”到“文化先行”的战略思路。

区域市场差异:各地区市场有何不同?

盈利模式的天然缺陷, 高客单价为何是唯一解?——中医诊疗依赖医师经验,“辨证论治”导致服务不可标准化,在海外难以规模化复制;加上海外合规成本较高(如FDA认证50万起)、人力成本远超国内,新加坡中医师平均时薪80起。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中药饮片受限于产地、炮制工艺差异,质量控制成本则十分高昂。因此高客单价必然的选择,与此同时,海外部分地区还存在文化溢价,例如东南亚市场“中医+SPA”套餐定价大概在200-500之间,当地客户愿为文化附加价值买单。

北美中医市场政策非常严苛,监管壁垒高,FDA对中药产品审批严格(认证成本超50万),且需每年支付10万审计费用。虽然政策不够友好,但北美中医市场的需求比较明确,高净值客户占主导,“中医疼痛管理”受到欢迎,针灸被纳入部分州医保,美国中医品牌WTHN通过“中西医结合诊所”模式,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中草药+物理疗法套餐,复购率达45%。

东南亚市场对中医文化认同度高,中医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大。根据tHIS ASEAN数据预测,2025年东南亚中医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其中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为核心增长极,越南市场因老龄化加剧,慢性病管理需求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及保健品出口增长显著。除了常规的诊疗,出海东南亚可以再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深耕华人群体,结合中医+SPA打造高端养生体验。

在东南亚这么多国家中,新加坡近年来成为中医馆出海的最佳首站之一,新加坡当地中医资源相对来说较为丰富,截至2024年,新加坡注册中医师超3000人,针灸师超2000人。在准入政策方面新加坡也没有北美那么严苛,形成了政策规范、教育完善、需求旺盛的市场格局。

总而言之,中医馆出海并非天方夜谭,但需摒弃“盲目复制国内模式”的思维:

• 短期:东南亚市场依托华人红利,可通过跨境电商+轻医疗模式快速变现;

• 中期:北美市场需聚焦疼痛管理、生殖健康等西医短板领域,以临床数据破除偏见;

• 长期:建立从药材种植、临床试验到教育培训的全产业链闭环,才有望重塑全球健康产业格局。

// 本文来源:诊锁界

来源:许晓锐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