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洒进麒麟区越州镇老吴村委会下坝移民新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孩子们背着书包飞快地跑过干净整洁的村道,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俨然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
清晨的阳光洒进麒麟区越州镇老吴村委会下坝移民新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孩子们背着书包飞快地跑过干净整洁的村道,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俨然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
龙潭河水库胡家坟移民新村。
近年来,麒麟区锚定“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助力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发展红利。
麒麟区坚持“渠道不变、责任不变、各计其功、成果共享”的原则,充分激活资源潜能。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2.36亿元,整合部门项目56个、资金2.14亿元,吸引企业投资1.63亿元,重点推进32个移民新村建设,资金整合配比达1.9∶1。多元资金的精准投入,为移民新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麒麟区立足移民新村的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各项工作,成功打造8个生态宜居型、6个山水田园型、5个休闲旅游型、5个特色产业型、7个农村社区型、1个民族风情型移民新村。
从青山环抱的生态家园到古韵悠长的民族村寨,从瓜果飘香的特色村落到游客向往的旅居胜地,32个移民新村“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共同构成一幅特色鲜明的新村画卷,移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傍晚时分,麒麟区茨营镇龙潭河水库胡家坟移民新村逐渐热闹起来。妇女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旁边奔跑、嬉戏,欢声笑语不断。麒麟区通过合理规划与完善配套设施,将这里打造成移民群众的美丽新家园,让移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麒麟区积极探索移民新村发展路径,通过完善产业设施、强化政策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入驻,大力培育乡村旅居、电子加工等业态。同时,创新推行股份合作、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机制,帮助移民群众深度融入产业链条。目前,32个移民新村中已有17个培育出优势主导产业,所有移民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5万元,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8万元。
麒麟区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持续增强移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投入移民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组织开展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50次,覆盖移民群众4500人次,实现移民群众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1项至2项实用技能。开展电商直播培训,有效拓宽当地特产、手工艺品销路;发放移民创业贴息贷款4450万元,支持移民群众创业,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支持,移民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
从安居到乐业,从“输血”到“造血”,麒麟区以“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区推进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让移民新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书写了新时代移民管理工作的精彩答卷。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 李丽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