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与藏头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原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3 07:38 1

摘要: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子女应重视亲情和孝道,尽量不远离父母,但如果必须远游,则必须告知父母明确的去处,以确保他们的安心。‌

13.俗语与藏头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作者:陈振桂教授

(父)亲是天恩重山,

(母)亲是地报不完。

(在)世日日多伺候,

(不)在欲孝肠悔断。

(远)洋出征为祖国,

(游)离忠孝两难全。

(游)历四方先禀母,

(必)告地址勤相连。

(有)国有家分主次,

(方)为孝子立人间。

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一句俗语,出自《论语·里仁篇》的名言,

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子女应重视亲情和孝道,尽量不远离父母,但如果必须远游,则必须告知父母明确的去处,以确保他们的安心。‌

“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子女不宜远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播速度慢,一旦远行,就很难与父母保持联系,可能会让父母担心和忧虑。因此,孔子提倡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子女应当尽量减少远行,以尽孝道。

“游必有方”中的“方”可以理解为去向、地方或者方法、理由。意思是说,如果非要外出不可,那就一定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踪和安排,从而使父母安心、放心,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受怕;同时,还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起居,确保父母得到妥善的照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孝敬。

这句话在古代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当时交通条件有限,长时间的远行可能会导致子女与父母失去联系,甚至有生命危险。而在现代社会,虽然交通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这句话所传达的孝道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既是古代对子女行为的一种规范,也是现代社会中子女应该遵循的一种道德准则。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父母的责任和孝道。

这句话传达了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的特点。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2025年3月23日于深圳

来源:陈振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