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最值得熬夜的天象来了!9月7日白露当晚,一场横跨5小时的月全食将在中国全境上演,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观测条件最佳的月全食——全食阶段持续1小时23分钟,月球将化作暗红色的"血月"悬于夜空,更有土星在旁形成"指环王伴红月"的罕见同框。
今年最值得熬夜的天象来了!9月7日白露当晚,一场横跨5小时的月全食将在中国全境上演,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观测条件最佳的月全食——全食阶段持续1小时23分钟,月球将化作暗红色的"血月"悬于夜空,更有土星在旁形成"指环王伴红月"的罕见同框。
阶段时间现象描述初亏00:27月球开始"被吃",出现缺口食既1:30血月出现,全食阶段开始食甚2:12月球最暗红,仰角50°最佳观赏生光2:53血月消退,月球重现亮光复圆3:57月食结束,月球恢复圆满
✨ 必看亮点:
血月成因:地球大气层将太阳光中蓝绿光散射,仅红光折射至月球表面,形成古铜色"血月",与日出红光原理相同。土星同框:亮度0.6等的土星将出现在血月左下方5°处,用双筒望远镜可同时看到土星环与红月。7年一遇:上次我国全境可见的月全食在2018年,下次需等到2033年。最佳地点:选择西南方向无遮挡、光污染少的区域(如城市阳台、山顶公园),可借助"天文通"小程序查询光污染等级。设备建议: 肉眼:直接观赏血月全貌 手机:开启夜景模式,用三脚架拍摄月食轨迹 望远镜:50mm以上口径可看清月海细节与土星环注意事项:凌晨气温低需带外套,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阴雨天可关注天文台直播)。从《诗经》记载的"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到今天的科学观测,月食始终是连接人文与宇宙的纽带。本次月全食食分达1.367,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深处,颜色将比2022年更暗——这种"深血色"月食在21世纪仅出现14次。
摄影小贴士:用广角镜头拍摄地景+血月(如地标建筑与红月同框),或用长焦镜头录制月面变化延时视频。
注: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25)、香港天文台月全食预报;视频灵感源自抖音@罕见天象《中国境内全程可见!2025年9月7日至8...》https://v.douyin.com/PPFCBBLKuU8/
来源:诺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