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泰三年閏九月初二日,制曰:“朕念群臣之有勞烈者雖其才武足以致之,然必本於其親。譬水與木,源盛則流長。本深則末茂,其理然也。武清侯石亨効勞國家屢著顯績,朕既封以侯爵俾榮于當時延於後世。惟其父母率德蹈義,貽慶厥子以至。今日宜有以寵褒之,以稱孝子顯親之心而亦以勸天
太子太師武清侯石公神道碑(1452年)
太子太師武清侯石琇墓,按墓在忠國公先壠域内,墓有碑,亦曰《神道碑》,少傅兼吏部尙書泰和王直撰。其辭曰:
景泰三年閏九月初二日,制曰:“朕念群臣之有勞烈者雖其才武足以致之,然必本於其親。譬水與木,源盛則流長。本深則末茂,其理然也。武清侯石亨効勞國家屢著顯績,朕既封以侯爵俾榮于當時延於後世。惟其父母率德蹈義,貽慶厥子以至。今日宜有以寵褒之,以稱孝子顯親之心而亦以勸天下之爲人父母者。”有司奉命惟謹。於是贈其父琇爲太子太師、武清侯,配楊氏封太夫人。錫之誥命龍光煥耀,赫然照映於其家。
侯既拜賜,復自念曰:“惟我先者,實有稔德以啓佑後人,而不幸不享盛福於悠久。先妣雖獲壽考,享天禄矣。然亦不及百年而即世,此亨之所深痛也。惟其嘉言善行,可以傳於後世。今幸蒙天子恩德誕播寵命,以發其休光。若不及今載之金石以圖不朽,恐久而無聞非所以爲孝也。”乃自述其行實爲狀請予爲銘,以刻于墓道之碑。予嘉其孝,故不辭。
按石氏之先,居陝西渭南縣北至道里。元有端甫者由科第入官,累至陝西四川肅政廉訪副使。其曰彦名曰仲賢,則侯之曾大父、大父也。仲賢二子,曰岩爲寛河衛指揮僉事;其次則公字廷璽,襟度夷曠克謹禮法。孝于親,友於兄弟,信於朋友,而和惠於鄉之人。不拘小節,亦不汲汲營利。凡可以濟人澤物者,雖厚費不恡。嘗曰:“殖貨之家所貴能行其德以賑施,否則守錢虜耳。”凡諸舉貸,貧而不能償者,焚其券;飢而不得食者,與之粟;死而不能葬者,給其資;男女失時有不能婚嫁者,助之財。則鄉里之貧者,多賴焉,曰:“吾窮不能報,惟天其報之,俾有賢子孫以昌大其家,而吾等有利焉。”
生於洪武甲子二月初八日,永樂戊子十二月二十六日卒,年二十六。正統十二年以亨貴贈驃騎將軍都督僉事,葬在里中單塚之西。夫人楊氏,邑義城里士族也。生有淑貭孝敬勤儉,婦道母儀以爲婣族楷法。早失所天恪守貞節,以撫育子孫至于成立。侯以伯父岩無嗣襲其官,歷都指揮都督。進爲左叅將位列侯,得以其禄奉養。而夫人所以訓亨者,惟其報國不及其他。且推其餘惠以均及親属,内外無間言。二子侯爲長,安次之先卒。二女,嫁車寛、趙淵。孫男十,澗、溟、洞、洵、濟、濬、忠、仁、溥、法。而澗、溟、濟、濬、仁俱以軍功任千户鎭撫,澗獨戰没。從孫彪亦以功歷官至都督僉事、大同右叅將,皆慶幸所及也。
太夫人以庚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生,而卒於癸酉八月初六日。侯奉太夫人之柩,合葬於單塚之西與公同兆。朝廷以侯之功轉贈加等,所以寵其終者甚至。而侯尤惓惓然圖不朽,誠可謂孝矣。
予觀自古豪傑之才遭時奮興以取爵位,皆其先世德善之積也。然得推原而光顯之者盖鮮矣,否則肆然矜炫。以自高而率仁蹈義,以培其本者反泯泯然。與草木同腐,其嗣之賢愚見矣。孔子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侯其無愧於是哉!
乃爲序次其說,而係以銘俾刻焉。銘曰:
渭南石氏啓令門,肅政廉察自前元。綿歷三世嗣續蕃,公雖尙少德乃惇。施仁布惠周困貧,視彼貨利如浮雲。鄉間圖報意甚勤,天應錫與賢後昆。桓桓武清勇冠軍,殫心竭力奉至尊。戡除亂略策茂勳,九重加奬推異恩。如水有源木有根,追封侯爵兼師臣。嫓偶復有關西孫,宜家宜室紹前聞。吁其逝矣徙蒿焄,卹典優厚荷聖君。瘞此美玉高起墳,穹碑深刻光原門。百世有考在斯文!
[嘉靖]渭南縣志十八卷 (明)南大吉纂修第165頁
来源:石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