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的砀山,40万亩梨花缀满枝头,如雪似云。在“世界梨都”的这片土地上,安徽省砀山县检察院有股青春力量正与梨花共绽——“梨花青年研学社”以独特的培育模式,为检察事业注入鲜活动能,成为当地法治建设中一道亮眼的“青春风景线”。
2025年5月,砀山县检察院“梨花青年研学社”组织交流研讨会。于方华李林晚/摄
春日的砀山,40万亩梨花缀满枝头,如雪似云。在“世界梨都”的这片土地上,安徽省砀山县检察院有股青春力量正与梨花共绽——“梨花青年研学社”以独特的培育模式,为检察事业注入鲜活动能,成为当地法治建设中一道亮眼的“青春风景线”。
梨瓣分责:搭起人才培育新平台
为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依托“梨花检察”党建品牌,砀山县检察院于2025年4月成立“梨花青年研学社”,通过“学理论、谈体会、讲实务、竞技能、比担当”的沉浸式活动,培育“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案能办”的复合型检察干警。
研学社根据业务需求与人员特点,划分出4个特色小组,让培育更精准:品质公诉组聚焦公诉能力提升,文化宣传组深耕法治传播,信息调研组挖掘实务亮点,案例研学组主攻典型案例培育。各小组各司其职又协同联动,为青年干警搭建起丰富的成长“赛道”。
五瓣研学:走出能力提升新路径
研学社延续“梨花检察”理念,以“学、谈、讲、竞、比”五维模式,构建起系统的成长体系。
学理论时,青年干警聚在“检阅书屋”,把政治学习与日常结合,世界读书日里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谈体会环节,邀请毗邻地区检察骨干分享办案故事,在思想碰撞中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堵点”;讲实务则请来省、市检察院业务专家,围绕数字化监督、信访法治化等主题传经送宝,帮助干警更新知识储备;竞技时通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让干警在梳理案件、分享心得中锤炼本领;比担当更接地气,检委会委员“推门听庭”,干警观摩庭审后“解剖麻雀”式评议,在实战中找差距、学经验。
梨果飘香:结出检察发展新成果
研学社成立以来,该院青年干警热情参与,各项工作成效渐显。
案例研学组定下典型案例培育目标,已有4个案例被最高检采用,5个案例入选安徽省院案例库,还有多个案例在培育中;信息调研组征集干警信息、调研文章70余篇,多篇获上级院采用,3人在市公文写作竞赛中获奖;品质公诉组在全市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斩获佳绩,2人获评“全市十佳公诉人”,5人获评“全市优秀刑事检察官助理”称号;文化宣传组打造融媒体平台,撰写220余篇宣传信息,多篇被《检察日报》《安徽检察》及省、市主流媒体刊发,让砀山检察故事传得更广。
如今,“梨花青年研学社”正在梨都大地上蓬勃生长。它不仅是青年干警的成长摇篮,更成为砀山县检察院推动法治建设的“新引擎”,让青春力量与法治光芒交织,在梨花盛开处续写检察事业新篇章。
(王伟王冰霜)
来源:小超老师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