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老年营养健康质控中心主任。
作者:孙建琴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老年营养健康质控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老年营养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特医食品与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老年营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临床营养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亚太临床营养学会理事。
擅长各种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评估和健康管理,主持完成数十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科技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营养学专著和营养科普书10多本。牵头组织制定多个膳食营养相关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肌肉衰减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担任多本学术杂志编委。
当下正直处暑时节,“处”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标志着三伏天的潮热逐渐退去,秋意初现。然而,此时尚未迎来真正的秋凉,晴天下午的炎热仍不逊于盛夏,南方有谚语“谷到处暑黄”,预示着丰收时节的到来。人体需顺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处暑期间注重养生,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储备能量。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处暑正值由热转凉的过渡期,老年人尤其需要强健体魄以抵御秋冬寒气。此时,不少人会感到“秋乏”,即一种莫名的疲惫感。科学饮食可有效缓解秋乏,建议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蛋、乳制品、豆制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少食辛辣、油腻及烧烤类食物。同时,适度户外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舒缓情绪,改善秋乏。
养“肌”菜肴
1. 芦笋荸荠炒虾仁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AI)
芦笋性凉味甘,清热生津,利尿除湿;荸荠性寒味甘,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与虾仁搭配适合秋季调养脾胃,养肌,缓解秋乏。
食材
※ 芦笋100克,荸荠(马蹄)6个,虾仁100克。
※ 姜、盐、胡椒粉各适量。
营养亮点
※ 芦笋: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多酚)。
※ 荸荠: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2、钾、铜和锰,是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口感清脆。
※ 虾仁:提供优质蛋白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锌、硒和铁。
2. 滑溜黑鱼片
黑鱼性平味甘,补脾益胃,利水消肿;青椒性温味辛,温中健胃;木耳性平味甘,滋阴润肺,养血益气。三者搭配滋补而不燥,适合处暑调养。
食材
※ 黑鱼1条,青椒1个,木耳适量。
※ 鸡蛋清、红椒、姜丝、盐、葱适量。
营养亮点
※ 黑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钙和磷,适合体虚者食用。
※ 青椒:富含维生素C、钾、叶酸、维生素B6和膳食纤维。
营养一点通|维生素B2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01 维生素B2对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 能量代谢:作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
※ 支持其他营养素代谢:参与色氨酸转化为烟酸以及维生素B6的代谢转化,维持营养平衡。
※ 抗氧化与应激适应:支持抗氧化防御系统,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机体对环境应激的适应能力。
※ 其他功能:促进皮肤、黏膜、口腔和眼睛健康,预防口角炎、唇炎等。
02 每天需要吃多少维生素B2?
※ 成年男性:1.4毫克/天
※ 成年女性:1.2毫克/天
03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 动物性食物:猪肝(每100克含2.08毫克)、牛肝、蛋类、奶类、鱼类、瘦肉。
※ 植物性食物:绿叶蔬菜(如菠菜)、谷类(如燕麦)、豆类、坚果。
※ 其他:酵母、蘑菇等。
04 注意事项
维生素B2对光和热敏感,烹饪时建议减少长时间高温处理,优先选择蒸、焯或快炒的方式保留营养。
参考文献:
孙建琴. “肌”不可失[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2.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来源:行走的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