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检讲堂】第一期|高方怀: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回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8:10 1

摘要:为搭建干警比学赶超平台,提升干警专业素养和司法能力,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交案能办、遇事能干、问策能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奋力推动岐山检察工作争先进位,特开设【岐检讲堂】栏目。

编者按:

为搭建干警比学赶超平台,提升干警专业素养和司法能力,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交案能办、遇事能干、问策能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奋力推动岐山检察工作争先进位,特开设【岐检讲堂】栏目。

本栏目旨在打造一个常态化、便捷化、碎片化的学习平台。每月一次,围绕检察中心工作,紧贴干警学习需求,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党史、人民检察史、典型案例、理论调研、办案故事以及各自职责涉及的专业知识等,供干警们学习、参考。

主讲人:高方怀

他从检察制度的起源、近代检察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坎坷的法治化进程。号召检察干警增强职业使命感,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中心大局,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恪守法律监督本质属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国检察制度是传统司法文化与现代法治思想融合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了从清末移植、苏联模式借鉴到本土化创新的复杂过程。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法国通过设立“国王代理人”制度,将刑事案件起诉权从法官手中分离出来,形成现代检察制度的雏形。随着法国大革命爆发及对外扩张和法律移植等方式,检察制度也逐渐传播开来。清末变法,清朝主要参考借鉴了大陆法系法、德两国和日本的检察制度。中华民国时期,检察制度在清末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受制于政治动荡未能形成稳定体系。

人民检察制度是以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监督规范体系。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初创具有人民性与法律性的监督机制。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确立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1954年宪法明确其法律监督机关性质,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重构"双重领导"体系 。该制度职能历经三次重大调整:1979年取消对行政机关的一般监督权,2018年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监察机关,2017年新增公益诉讼检察权 。进入新时代,检察机关通过内设机构改革,确立了“四大检察”总体格局,构建起程序监督与实体监督相结合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断发展壮大。

来源:三月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