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兰台读档|北京市档案馆《铜制文物的九死一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22:06 1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43集:北京市档案馆《铜制文物的九死一生》

1946年1月27日,一支由北平市政府郎圻、董儒林,北海公园俞绍勋,中南海公园孙艳圃,中山公园刘永茂,故宫博物院白桂亮,历史博物馆关极轩组成的7人小组,踏上了前往天津的征途,一心只为寻回更多被掠夺的铜制文物。其中有案可查的就包括故宫博物院的铜缸、铜炮、铜灯亭,中山公园的铜人,天坛斋宫的铜钟,先农坛的圆形八卦铜炉,兵部洼火神庙的元代铜钟,帝王庙内明代以前制造的铜海,北海公园天王殿内的铜塔,颐和园的铜缸、铜桌几、铜香炉等。

北海公园俞绍勋在《赴津运铜日志》中写到:“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先赴警察局,该局派孙督察员及曹科员赴大王庄卜内门仓库,认明本园铜塔,觅得一部,中山公园二铜人无着……”“二月六日-协同过磅。本园铜塔陆续又由草袋下翻出二段。”

赴津运铜日志(北京市档案馆藏)

此行寻回部分铜制文物,但故宫博物院的铜缸、铜炮及铜灯亭,中山公园的铜人等却不知所踪;北海公园的铜塔虽得以回归,但已拆成碎铜,破损严重,令人心痛。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大肆掠夺北平铜资源,以供制造军火之用,对铜制文物的掠夺仅是冰山一角。1942年至1945年期间,日军共发动了三次“铜品献纳运动”,以第三次掠夺最为疯狂。1945年3月29日,日本北京陆军联络部致函伪北京特别市政府,竟然提出“北京特别市官民共同奋起,发扬基于中日同盟条约‘参战中国’之意义,以获得大东亚战争之最后胜利为目标,献纳(供出)各自存有之一切铜类,以资直接增强战力,担任后方参战之荣誉,籍以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之确立”的无耻要求,强制北平官民上缴所有铜制品。历经三次“铜品献纳运动”,各机关、厂矿、学校、商店以及市民家中的铜品被搜罗殆尽。

铜制文物在战争中遭受空前浩劫,这些残留的碎铜,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对物质资源进行疯狂掠夺的有力罪证,他们无声却沉重地诉说着那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岁月,不仅见证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更成为警醒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鲜活教材,时刻提醒着我们:唯有守护文明根脉,才能筑牢民族脊梁;唯有传承抗战精神,方能砥砺复兴征程。

读档人:北京市档案馆利用处 刘芳心

作者:北京市档案馆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