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中年男性若长期不饮酒,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4大变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2 19:14 2

摘要: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牛津大学研究表明:少量喝酒也会伤害大脑[J].饮料工业,2021,24(03):6.[1]沈青峰,李德咏,孙玉,等.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早期认知障碍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03):859-862+875.DOI

[1]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牛津大学研究表明:少量喝酒也会伤害大脑[J].饮料工业,2021,24(03):6.

[1]沈青峰,李德咏,孙玉,等.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早期认知障碍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03):859-862+875.DOI:10.13479/j.cnki.jip.2024.03.033.

“老李这辈子最怕的,不是身体突然垮了,而是没酒喝,可谁曾想,这点心愿也没能实现”

47岁的李建国是个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家住河北一个小县城,开了二十多年车,风里来雨里去,靠着这份活养活了一家三口。

2019年10月,天气转凉,他像往常一样跑长途,从河北到山东,路上免不了跟老伙计们喝两口白酒暖暖身子。

那时候,他每天至少二两酒,雷打不动,觉得这习惯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家里人劝他少喝,他总笑呵呵地说:“这点酒算啥,男人不喝酒,活着没劲儿。”

李建国年轻时身体硬朗,跑车熬夜也不觉得累。酒对他来说是种调剂,下了车,和同行聊聊天,喝点小酒,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可到了四十多岁,他开始觉得不对劲。

2020年春节后,他跑完一趟货,回家路上总觉得胃里烧得慌,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忍了两天没在意。

后来,烧心越来越频繁,晚上睡觉时胸口还隐隐作痛。他没当回事,心想可能是累着了,歇几天就好了。

那年夏天,情况更明显了。7月的一天,他开车到半路,手抖得握不住方向盘,额头冷汗直冒,差点撞上护栏。吓得他赶紧靠边停下来,喘了好一阵才缓过劲儿。

可没过多久,9月初,他卸货时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被工友送到县医院急诊。

医生检查后,开了好几项单子。李建国躺在检查室里,机器嗡嗡响,他盯着天花板,心里七上八下。化验结果出来那天,主治医生拿着一堆报告单,皱着眉头跟他讲: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12.5×10⁹/L,比正常值高;肝功能检查ALT(谷丙转氨酶)78 U/L,AST(谷草转氨酶)65 U/L,超标不少;血脂化验总胆固醇6.8 mmol/L,甘油三酯2.3 mmol/L,偏高;

还有超声检查,肝脏有轻度脂肪浸润。胃镜做了没?得查查胃部情况。”

没两天,胃镜结果出来,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李建国听完,愣了半天,问了一句:“这咋回事啊?我平时也没啥毛病。”

医生问他生活习惯,他老实交代:“烟抽得少,酒每天喝点,饭量正常。”医生点点头,说:“你这情况,跟长期喝酒脱不了干系。肝、胃、血脂,都受影响了。”

李建国不服气:“我那些老伙计喝得比我多,也没见他们咋样。”医生没多争辩,只说了一句:“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你这身体已经拉警报了,建议戒酒试试。”

2020年10月,李建国咬咬牙,把酒戒了。刚开始几天,他晚上睡不着,手脚发虚,嘴里没味儿,吃啥都不香。跑车时少了酒提神,瞌睡来得更快,几次差点打盹。

他跟媳妇抱怨:“这日子没法过了,没酒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可媳妇硬扛着不让他碰酒瓶,连家里存的酒都藏了起来。

一个月后,他慢慢适应了,瞌睡少了,胃也不怎么烧了。他没太在意,以为自己扛过去了。

到了2021年3月,他再次去医院复查,医生拿着新报告单,语气有点意外:

“你这肝功能好转不少,ALT降到42 U/L,AST也正常了,血脂总胆固醇5.6 mmol/L,甘油三酯1.8 mmol/L,胃炎也有改善。”

可好景不长,2021年年底,李建国又出了状况。12月的一天,他跑完货回家,爬楼梯时喘得厉害,心跳快得像擂鼓,歇了半天才缓过来。

媳妇急了,拉着他又去医院,好在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营养不良。

2022年5月,李建国第三次复查,结果出来,医生拿着单子,语气郑重:“血压140/90 mmHg,心电图正常,尿酸降到410 μmol/L,肝功能基本恢复,血脂也在正常范围。

可你这体重,从戒酒到现在掉了8斤,血糖有点低,4.2 mmol/L,平时乏力不?”李建国点头:“是啊,没酒喝了,老觉得没劲儿,吃东西也没胃口了。”

医生放下报告单,语重心长地说:“你这还是惦记酒呢,你看,这2年的戒酒让你的身体变了样,肝好了,血脂降了。

但是还不够,平时生活习惯也得改一改,不要总想着酒,戒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为什么李建国戒酒后,身体会出现其他的毛病呢?这就是人身体的奇特之处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戒酒后身体的变化,老李的病是怎么出现的。

肝脏是人体处理酒精的主力军。酒精进入体内后,约90%靠肝脏代谢,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将酒精分解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长期喝酒会让肝脏超负荷运转。

研究表明,每克酒精产生7千卡热量,远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这些热量无法直接供能,只能堆积在肝脏,久而久之形成脂肪沉积。

数据显示,中国成年男性中,长期饮酒者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风险。

戒酒后,肝脏负担减轻,脂肪分解加快。以李建国为例,他戒酒半年后,ALT从78 U/L降到42 U/L,AST也恢复正常,这说明肝细胞损伤在逐步修复。

医学统计显示,戒酒4周后,肝脏炎症指标可下降20%-30%,3个月后脂肪沉积减少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肝脏立刻“满血复活”。如果之前已有严重肝损伤,比如肝硬化,戒酒只能减缓恶化,无法完全逆转。所以,戒酒的时间越早,肝脏获益越大。

此外,戒酒还能改善肝脏解毒能力。酒精代谢会产生乙醛,这种中间产物毒性极强,容易损伤细胞DNA。长期积累可能诱发肝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酒精是肝癌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戒酒后,乙醛生成减少,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变多,长期看,能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不容小觑。浓度高于20%的酒精会直接破坏胃壁保护层,导致胃酸侵蚀黏膜,引发炎症甚至糜烂。李建国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就是典型例子。

国内调查显示,长期饮酒者中,超过40%有胃部不适史,其中10%-15%会发展为慢性胃炎。

戒酒后,胃黏膜开始自我修复。临床观察发现,戒酒2周后,胃部烧灼感可减轻,1个月后糜烂面积缩小。不过,这过程因人而异。

酒精还会影响胃排空速度,长期喝酒的人胃动力偏弱,戒酒初期可能觉得消化慢、食欲差,这属于正常过渡现象。

医生常建议这类人群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和蒸菜,避免辛辣刺激物,帮胃肠道平稳过渡。

有趣的是,戒酒还会改变肠道菌群。酒精会抑制有益菌生长,比如双歧杆菌,导致肠道屏障功能下降。

一项2021年的研究发现,戒酒3个月后,肠道有益菌比例上升约15%,这对免疫力和消化都有好处。但初期,菌群调整可能带来轻微腹胀,得慢慢适应。

喝酒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复杂。少量饮酒(每天10-20克纯酒精)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比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但超过这个量,坏处就占上风了。

李建国戒酒前,血脂偏高,总胆固醇6.8 mmol/L,甘油三酯2.3 mmol/L,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戒酒后,这些指标下降,说明血管压力变小了。

医学数据支持这一点。欧洲一项针对5万人的追踪研究发现,戒酒1年后,甘油三酯平均下降10%-20%,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也减少约5%。

这对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有直接帮助。但戒酒也可能带来短期不适,比如李建国后来的血压升高和心悸。

医生解释,这可能是酒精长期抑制交感神经,戒酒后神经兴奋性反弹,血管张力一时调整不过来。通常,这种情况会在半年内稳定,但需配合运动和低盐饮食。

值得一提的是,戒酒后心肌缺血风险不一定立刻消失。如果之前已有血管硬化,戒酒只是减缓进程,修复还得靠长期调理。

专家提醒,心血管变化因个体差异大,戒酒后最好定期测血压和做心电图,别大意。

戒酒对代谢的影响最直观。酒精热量高但无营养,戒酒后热量摄入减少,体重往往下降。

李建国两年掉8斤,不算意外。研究显示,戒酒男性平均每年减重2-5公斤,尤其腰围缩小明显。

这是因为酒精会干扰脂肪代谢,戒酒后,身体更倾向于燃烧储存脂肪。

但代谢调整也有阵痛期。戒酒初期,血糖可能波动,李建国的4.2 mmol/L偏低就很典型。

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戒酒后,肝脏重新学习调节血糖,可能一时“手忙脚乱”,导致乏力嗜睡。医生建议这类人少量多餐,吃点全谷物,平稳血糖。

还有个容易忽视的变化——尿酸。喝酒时,酒精代谢产生乳酸,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升高。李建国戒酒前尿酸480 μmol/L,戒酒后降到410 μmol/L,趋势向好。

但如果之前已有痛风基础,戒酒初期尿酸波动可能诱发关节痛,得注意饮食控制,比如少吃海鲜和动物内脏。

总的来说,戒酒后的身体变化是个动态过程。肝脏、胃肠、心血管、代谢,每一块都在适应新状态。

医生常说:“不喝酒,身体会谢你,但你也得给它时间。”想让变化更顺利,生活习惯得跟上,戒酒只是第一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来源:医学减重丁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