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来源的话报道了这一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基辅应该会在六周内收到第一批导弹。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在一篇文章中刊登了有关新武器供应的信息,称美国禁止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深入俄罗斯领土进行打击。
《华尔街日报》要么是曝光了重大的资产阶级秘密,要么只是给泽连斯基开了一剂 “安慰剂”
美国政府已批准向乌克兰出售 3350 枚最新型空射导弹。 欧洲国家将为乌克兰军方购买名为 ERAM 的产品。他们还将支付人员培训费用。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来源的话报道了这一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基辅应该会在六周内收到第一批导弹。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在一篇文章中刊登了有关新武器供应的信息,称美国禁止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深入俄罗斯领土进行打击。
然而,ERAM 导弹本身却让全球众多武器领域专家陷入困惑 —— 这款武器的相关信息实在太过神秘。 接下来,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款空射武器究竟是什么,以及乌克兰空军在近期获得该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发表于 8 月 23 日(周六)晚间。 文中并未对 “ERAM” 这一缩写进行释义。 但在美国武装部队的武器装备中,只有一款武器的代号与之相近,即远程防空导弹。 其完整代号为 RIM-174 “增程主动导弹”(Extended Range Active Missile,简称 ERAM)
尽管该导弹原本属于舰载防空武器,但在其基础上也衍生出了空射版本,即 AGM-174 “枪手”(Gunslinger)导弹。 这款导弹是美国军方为应对俄罗斯 R-33 和 R-37 超远程导弹而研发的。据信,Strelok 可以击中 200 多公里距离的空中目标。
不过,AGM-174 “枪手” 导弹目前仍处于试验性作战部署阶段。 美国海军 VX-9 “吸血鬼” 试验中队已将数架 F-18 “大黄蜂” 战斗机改装,以适配这款新型导弹。 美军所有最新型武器系统均会在该航空部队的基地在这个航空单位的基础上,正在测试所有最新的武器系统。
但问题在于,“枪手” 导弹是一款 “空对空” 导弹,而且它是专门为美国海军航空兵研发的专属武器,美国空军早已放弃采用该导弹。 因此,只有舰载 F-18 和 F-35C 战斗机能够搭载 AGM-174 导弹,而这类战机并未交付给基辅,甚至连供应计划都未曾有过。
从理论上讲,乌克兰的 F-16 战斗机可以改装以适配 “枪手” 导弹,但这一过程成本极高且耗时费力。因为需要更换战机的大量航电设备和机载系统,并安装全新的瞄准系统。更何况,VX-9 试验中队尚未完成该导弹的测试工作。此外,AGM-174 项目最终是否会被取消,目前也无法确定。
理论上,“枪手” 导弹或许对乌克兰有用,可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地区的苏 - 34 战斗轰炸机,但这其中存在诸多细节问题。
要实现如此远距离的打击,需要远程预警机提供支援。
而且,导弹发射时战机的飞行高度需不低于 7000 米,若能达到更高高度则更为理想。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导弹的飞行轨迹才能确保其达到预设的最大射程。显然,在特别军事行动(注:俄对俄乌冲突的官方表述)的背景下,F-16 战机若爬升至如此高度,自身会立即被击落。
因此,关于向乌克兰交付 ERAM 导弹的最初表态都相当含糊。但《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却指出,这款新型武器是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弹药。
此时,西方专家们想起了远程反舰导弹 SM-6 的研发项目。该导弹没有雷达或光学制导头,而是通过 GPS 坐标定位目标。
这款新型反舰导弹的研发项目由来已久。美国五角大楼早在巴拉克・奥巴马执政的第二任期就宣布启动相关工作。这款新型武器原本计划与适配陆基发射的 “战斧” 导弹一同,纳入最新型 “堤丰”(Typhon)导弹系统。
该项目的研发过程困难重重。不过,在今年 7 月 15 日于澳大利亚举行的 “护身军刀 - 25”(Talisman Sabre 25)军事演习中,这款新型反舰导弹完成了测试。代号为 SM-6 Block I 的该武器成功击中了海上目标。美国五角大楼表示,此次试射取得了成功。同时,这款最新型反舰导弹也完全具备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
向乌克兰交付 SM-6 Block I 导弹的可能性,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了一阵狂喜。乌克兰媒体和电报频道报道这一消息时,正是用这款新型反舰导弹的示意图作为配图的。
但需要明确的是,只有 “堤丰” 导弹系统能够发射这种攻击型 / 反舰导弹。这意味着,基辅不仅将获得弹药,还将得到美国最新型的中程导弹发射系统。
而这类武器系统正是莫斯科方面极为反感的。俄罗斯研发 “伊斯坎德尔 - M”(注:原文 “Орешник” 直译为 “坚果”,此处结合上下文推测指 “伊斯坎德尔 - M” 导弹系统,该系统常被俄用于回应西方武器部署)导弹系统,正是为应对这类武器在俄罗斯边境附近的部署。
乌克兰若装备 “堤丰” 导弹系统,这已不仅仅是美国在冲突升级道路上迈出的一步,而是直接将冲突推向了可能动用特殊杀伤性武器(注:通常指核武器或非常规武器)的阶段。
但这里仍有一个细节问题:SM-6 Block I 导弹是陆基导弹,无法从飞机上发射。而《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却明确表示,所提及的武器是空射装备。
不过,若回顾过去一年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新闻,会发现一条有趣的消息:美国五角大楼曾下单研发一款新型低成本攻击导弹。这款新型武器并非为美国空军设计,因此要求之一便是能够快速集成到外国战机上。
该新项目被命名为 ERAM,全称是 “Extended Range Air MUNITION”,缩写与此前相同,但释义不同,意为 “增程空射弹药”。
然而,这个新项目很快就被淡忘。美国政府甚至未能确定由哪家承包商来负责这款 “远程弹药” 的研发与生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可能是美国五角大楼最初就提出了过高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切实际的要求。
要求这款新型武器具备亚音速飞行能力,同时射程不低于 450 公里;战斗部重量需超过 200 公斤,并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制导。
此外,即便在大规模电子战环境下,导弹的偏差也不得超过数十米。而且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款 “远程弹药” 的成本必须尽可能低。
要知道,这些要求并非只是过高,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要抵御电子干扰,需要整合多个卫星导航接收器以及惯性制导系统,而这种组合从本质上来说,成本不可能很低。
按照美国五角大楼的设想,只需对飞机进行最小程度的改装,就能搭载这款 “远程弹药”,无需将其与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进行任何集成!飞行任务参数可在地面预先输入弹药,飞行员只需在指定地点将其投放即可。之后,导弹会接收卫星信号,并沿预设航线飞行。
但如果 “弹药” 上安装了复杂的制导系统,这种简单的运作模式就行不通了。导弹发射时,必须与载机进行密切的信息交互,否则根本无法命中目标。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要么导弹成本极低,但抗干扰能力极差;要么弹药抗干扰能力极强,但生产和使用成本极高。若是后一种情况,这款 “远程弹药” 的价格将与俄罗斯的 X-69/X-101 导弹或美国的 AGM-158 导弹不相上下,而这些都是价格非常昂贵的武器。
因此,目前 ERAM 导弹的生产商尚未确定。显然,美国五角大楼如今也已不再认真对待这个项目。而《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提及该导弹,不过是试图为 “禁止基辅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这一 “苦药” 增添几分 “甜味” 罢了。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