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药浴:不要出现斑马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7:00 2

摘要:当我看到它时,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听到蹄声,要找马,别找斑马。”兽医们学这句话是为了提醒自己,常见的事情往往更常发生,我们在开始疾病调查时,应该先从最典型的问题原因着手,而不是先考虑罕见或不寻常的可能原因。

在最近一次牧场参观时,我走进一座牛棚,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匹斑马。虽然我之前在奶牛场见过马、猪、鸡和其他动物,但看见斑马却是头一遭。

当我看到它时,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听到蹄声,要找马,别找斑马。”兽医们学这句话是为了提醒自己,常见的事情往往更常发生,我们在开始疾病调查时,应该先从最典型的问题原因着手,而不是先考虑罕见或不寻常的可能原因。

这一原则几乎总是适用于牛奶质量问题,当我们开始调查乳房炎问题时,首先应该寻找最常见的风险因素。鉴于其在控制新乳房感染中的重要性,我的第一步通常是检查挤奶前后乳头浸泡消毒的效果。

奶牛的乳房位于身体下方,乳头时刻暴露于细菌之中。但并非所有细菌接触都会导致乳房炎,只有当细菌数量足够多,足以击垮奶牛的身体(乳头括约肌)和免疫防御时,才会发生感染。在挤奶间隔期间,乳头可能接触到牛舍垫料、通道和牧场环境中的细菌,从而暴露于致乳房炎细菌之下。挤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暴露,例如当乳头接触到来自另一头感染奶牛乳区残留在奶杯中的的感染奶液时。

控制乳房炎的关键在于减少最终附着在乳头皮肤上的细菌数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减少来自环境和挤奶过程中的病原体暴露。数十年的研究表明,持续且充分使用商业开发且有效的挤奶前后乳头浸泡消毒剂,可将新乳房感染率降低50%。在减少乳房炎方面,我们没有其他挤奶操作能像乳头浸泡消毒一样有效。如果不对所有乳头进行浸泡消毒,或者覆盖不充分,发生新感染的风险就会上升。

挤奶前后的乳头浸泡消毒剂均以减少乳头末端细菌数量的方式发挥作用,但它们针对的病原体暴露途径不同。根据《巴氏杀菌奶条例》(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PMO),挤奶前乳头消毒(前药浴)是确保乳头杯与清洁干燥皮肤接触的一项卫生步骤。当操作有效时,前药浴浸泡消毒和乳头干燥能大大减少奶牛挤奶完成后返回牛舍时在乳头上积聚的环境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

相比之下,挤奶后乳头消毒(后药浴)是一种高度有效的方法,可减少传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等接触传播,其可在挤奶过程中因接触奶杯衬垫中的感染奶液而污染乳头皮肤,持续且彻底地应用后浸泡消毒剂是减少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在奶牛间传播的有效方法。因此,为了全面控制乳房炎,挤奶前后的乳头消毒都需要持续且正确地进行。

尽管挤奶前后的乳头浸泡消毒在奶牛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我经常观察到浸泡消毒的一致性和覆盖度方面存在问题(见图1)。为了确保有效,应仅使用来自信誉良好公司的销售的乳头浸泡消毒剂。制造商应能提供研究结果,证明该产品在减少乳头皮肤上乳房炎致病细菌数量方面的有效性。

图1. 遗漏乳头(上),乳头药浴液不足(中),或没有充分覆盖奶头末端(下)都使奶牛患乳房炎的风险增加。

图2. 像上面的例子所显示的那样,充分覆盖乳头是预防新的乳腺内感染的最好方法

培训挤奶技术人员,确保在浸泡时至少覆盖乳头皮肤的75%,且乳头末端需完全浸没。如果遗漏乳头或乳头浸泡消毒剂未直接作用于乳头末端,新感染的风险就会上升,使用乳头浸泡消毒剂的经济效益也会下降。

看似挤奶前后正确应用乳头浸泡消毒剂很容易,但挤奶可能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重要的是,挤奶流程设计应确保挤奶技术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在套上挤奶装置前正确的消毒乳头。他们还需要配备适当的工具,并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应用后浸泡消毒剂。如果使用彩色浸泡消毒剂,评估挤奶后乳头浸泡消毒的有效性将最为简便,且应在挤奶厅外定期进行,以便向挤奶技术人员提供反馈。

当我在奶牛场上看到斑马时,感到很惊讶,因为斑马非常罕见。然而,当我在牧场上看到乳头浸泡消毒做得不够彻底时,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不幸的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当我帮助奶农和他们的兽医解决乳房炎问题时,我首先会寻找最常见的原因。当乳房炎问题出现时,在评估较少见的问题之前,应该始终先评估乳头浸泡消毒的情况。如果由于任何原因乳头浸泡消毒做得不够,通常会导致乳房炎病例更加频繁地发生,持续且正确地应用挤奶前后的乳头浸泡消毒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强调的基本做法。

来源:养牛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