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殡仪师的日记,让我看到了生死之间的庄重与温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2 13:23 1

摘要:而我,就在这片海洋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独特又震撼心灵的视频号,那是我见过的最胆寒、但又是最暖心的存在——“安安殡仪师”。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视频号犹如一片广袤的数字海洋,其中内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而我,就在这片海洋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独特又震撼心灵的视频号,那是我见过的最胆寒、但又是最暖心的存在——“安安殡仪师”。

仅仅从账号名便能猜出,博主所从事的工作与死亡紧密相连,是大多数人避之不及、忌讳莫深的行业。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账号,好奇心驱使我点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女性的头像,那一刻,着实让我惊叹不已。

难以想象,一位女性,如何在这个与死人打交道的领域坚守。

打开她的视频,我渐渐了解到她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刚去世的人擦洗身子,穿上寿衣,再送上灵车。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对逝者最后的尊重。

账号主页显示,她身处新疆,个人简介里写着“阳光豁达从业13年的入殓师,跟你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

尽管从业已有漫长的13年,可主页却仅有八条视频,很明显,她涉足自媒体的时间并不长。

怀着强烈的好奇与敬意,我一条不落地看完了这八条视频。

令人意外的是,她的视频里没有出现任何工作场景,而是通过深情朗读自己所写的日记,来记录那些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每一篇日记,都是她与逝者的一次心灵对话,也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思考。

对于每一位她服务过的逝者,无论其因何离世,她都认真对待,细致入微地记录下工作内容,还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以及对逝者家人的看法和对世人的警示。

她朗读日记时,那平和又饱含情感的声音,如同一股暗流,悄然无息地钻进我的心底,触动着最柔软的地方,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而她自己也常常红了眼眶,声音哽咽。

她对待工作的认真与负责,对每一个生命离去的尊重,都让我对这份特殊的职业肃然起敬,从心底里称赞她的伟大。

在她的日记中,有一段关于对鬼的解释,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人死后会变成令人恐惧的鬼,人们常常谈鬼色变,避之不及。

可这位殡仪师,每天与逝者为伴,却丝毫不怕鬼。她有着自己独特又深刻的见解,在她看来,那些心怀鬼胎、为非作歹的活人才是真 正的“鬼”。

她在一篇日记中,分享了她在青天白日里见到的栩栩如生的“鬼”。

原来,有一次她服务的一个逝者,是在城市郊区的一个小院,屋里有五六个人,好像在小声议论着什么。

电话约的她进到屋里,逝者的儿子就指着右手边的卧室说:人在里边,你去弄吧。

这是一间堆满了各种杂物的简陋的卧室,找不到一件像样的生活用品,仅有的一张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床边的地上放着一个看不清颜色的水杯。

她戴上手套,打来一盆温水,准备给老人擦洗身子。当她把老人的裤子剪开,一股习以为常的臭味向她袭来,只是她发现老人身上的粪便都已经干了。

她内心五味杂陈,老人生前肯定没有被善待。那些与皮肤粘连在一起的干结的粪便,就能说明一切。

于是她用温水打湿毛巾泡软后,再一片一片的擦掉。然而,逝者的家属却告知她不用擦那么干净,穿上衣服就看不见了。家属都嫌老人脏,站得远远的,不愿意进来。

她内心开始嘲讽害怕鬼的人类,他们被自己的想象所吓到,却不知在青天白昼中所见的东西,就是栩栩如生的“鬼”。

她在给老人换枕头的时候,发现枕头底下有一个房产证和一个存折。当她把这些东西交给家属的时候,家属们竟眼冒金光,还说笑着:老头还可以啊,走了还算是给我们留点东西。

网友评论:故事很寒,但你很暖!

其实,真 正让人害怕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未知,而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她的这篇日记,犹如一道光,驱散了我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喧嚣的世界里,安安殡仪师用她的日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生命尽头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生死之间的庄重与温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甲古文化艺术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