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合作伙伴共创会暨AI创新与社会治理思客会”在京启幕,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联合打造的AI智能体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文学类智能体,由新华智云提供技术服务。它以大模型和大数据为“双轮驱动”,是国内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枫婷
3月2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合作伙伴共创会暨AI创新与社会治理思客会”在京启幕,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联合打造的AI智能体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文学类智能体,由新华智云提供技术服务。它以大模型和大数据为“双轮驱动”,是国内文学领域乃至大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标杆项目。
这个文学智能体,是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负责建设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的一部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表示,全国文学馆联盟28家单位和中国博协文学博物馆专委会32家单位正在陆续加入这个文学智能的“共同体”。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AI智能体”的双轮驱动之一,文学大模型系统为智能体赋予认知和感知等智能能力,从而实现智能体的高效运行和广泛存在。它使用大量文学领域专有数据进行增强训练,融合文学知识图谱,文学智能体任务调度,经横向评测,模型能力在文学领域的各项表现都明显优于通用模型。
作为另外一轮驱动,“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AI智能体”所拥有的高质量文学数据集,规模量级、专业程度均开国内先河。这些数据为文学智能体的持续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同时,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还联合制订了全国首个《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目前,这一文学AI智能体已面向全国,服务了茅盾纪念馆、内蒙古文学馆、新疆刘亮程文学馆等,实现文学场馆和机构的互联互通。文学智能体还出现在“中国畲乡之窗”浙江丽水景宁的文化礼堂,为当地的畲族文学插上数字传播翅膀。
面向最广大的读者,“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AI智能体”化身“AI文学官”,24小时在线伴随读者。这些“AI文学官”拥有各种技能,可以知识问答、展馆导览,给观众推荐作家作品、文学地标,还能设计个性化的文学游玩线路,在多模态交互中,让观众真正体验“千人千面、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叶彤说,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文学的传承、研究、教育与传播范式,全国首个文学类智能体的发布,将让新时代的中国文学焕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崭新气象。下一步,浙江省作协将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目标任务,加快建设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奋力推动浙江乃至全国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