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赢了!娃哈哈29.4%控股到手,职工持股会就她一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21:28 1

摘要:娃哈哈那事儿,终于不用猜了——宗馥莉,赢了!8月27日法务部一纸公告,直接把“长公主接班”这出戏锤死:29.4%控股股份到手,工商登记走完流程,职工持股会成员就她一个,董事长、总经理俩职位一肩挑,连杭州中院都点头说“合法合规”。折腾这么多年,从“宗庆后女儿”到

娃哈哈那事儿,终于不用猜了——宗馥莉,赢了!8月27日法务部一纸公告,直接把“长公主接班”这出戏锤死:29.4%控股股份到手,工商登记走完流程,职工持股会成员就她一个,董事长、总经理俩职位一肩挑,连杭州中院都点头说“合法合规”。折腾这么多年,从“宗庆后女儿”到“娃哈哈掌舵人”,这步棋,算是彻底落子了。

要说这事儿多劲爆?就好比你追了十年的宫廷剧,终于等到主角登基——还是那种“兵不血刃、直接加冕”的爽文剧情。但别急着欢呼,这里头的门道,可比AD钙奶的配方复杂多了。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宗馥莉这“赢”,到底赢在哪?职工持股会为啥只剩她一人?老爹宗庆后真的“放权”了?还有,接了班的宗馥莉,能让娃哈哈这头“老大象”重新跑起来吗?

一、职工持股会“瘦身”到只剩她一人:这哪是接班,分明是“清场”!

先给不了解情况的朋友补个课:娃哈哈的股权结构,以前是个“迷”。老宗庆后虽然是绝对核心,但明面上有个“职工持股会”,号称“大家的企业”。早年间这招确实管用,员工跟着老宗打天下,持股会既是激励也是纽带。但时间久了,这玩意儿就成了“双刃剑”——人多嘴杂,意见难统一,尤其到了权力交接的节骨眼,持股会里但凡有几个“元老派”蹦跶,就能让接班之路鸡飞狗跳。

结果现在呢?工商信息一扒,嘿,职工持股会成员,就宗馥莉一个!这哪是“瘦身”,简直是“剃光头”!有人说这是“搞一言堂”,但换个角度想:老宗这步棋,下得够狠,也够聪明。

你想啊,娃哈哈这种老牌民企,最忌讳啥?股权分散,内耗严重。当年国美黄光裕和陈晓的“宫斗”,不就是因为股权没捏牢?老宗纵横商场几十年,能不懂这个?职工持股会从“一群人”变成“一个人”,表面看是“家族化”,实则是把可能存在的“内鬼”“绊脚石”全清了——以后娃哈哈拍板,再也不用“开大会投票”,宗馥莉一句话,事儿就能定。这种“决策权集中”,对现在的娃哈哈来说,可能是救命药。

为啥?因为这几年娃哈哈过得不咋地。营养快线卖不动了,AD钙奶靠情怀苟着,年轻人宁愿喝元气森林、蜜雪冰城,也懒得碰那瓶“童年回忆”。市场不等人啊!你还在开会讨论“要不要请网红代言”,人家新品牌已经把直播间开到月球了。所以职工持股会“独苗化”,本质是给宗馥莉“松绑”——让她能甩开膀子干,不用被老一辈的“经验主义”捆住手脚。

二、从“留洋公主”到“铁血掌门”:宗馥莉等这一天,等了15年!

别以为宗馥莉是“躺赢”。2008年她从美国留学回来,进娃哈哈当“实习生”,老宗没给她安排高管职位,直接扔到生产一线搬箱子、盯流水线。后来让她管宏胜饮料(娃哈哈的代工厂),从供应链到生产流程,摸爬滚打十年,才敢让她碰核心业务。

这十年里,她不是没试过“搞事情”。想给AD钙奶换个潮一点的包装,老宗说“花里胡哨,不如省钱做渠道”;想搞数字化营销,请网红直播带货,老宗怼她“那都是骗钱的,我们靠经销商就能卖货”;甚至想推几个新品牌,结果老宗一句“先把老本行做好”,直接摁了回去。

那时候的宗馥莉,活脱脱一个“爹管严”。外界嘲笑她“长公主没实权”,内部元老觉得她“太年轻、不懂行”。她能咋办?憋着。一边在宏胜搞自己的“试验田”,把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了个遍,一边默默攒人脉、摸透娃哈哈的“脾气”。直到2021年老宗身体出问题,她才慢慢从幕后走到台前——这哪是“接班”,分明是“熬鹰”,熬了15年,终于把老爹那只“老雄鹰”熬到愿意松爪子了。

现在好了,股权到手,职位配齐,职工持股会也没人能掣肘了。宗馥莉在采访里说过:“娃哈哈需要改变,不能总活在过去。”这话以前说,没人当真;现在说,整个饮料行业都得竖起耳朵听——毕竟,她手里攥着的,是娃哈哈的“生死开关”。

三、老宗“放手”的背后:是无奈,还是“连环计”?

有人说,老宗放权是因为年纪大了,80岁的人,再想“711工作制”(早7晚11,一周7天)也扛不住。这话不假,但没说到根上。老宗真正的“算计”,可能比这深多了。

第一,娃哈哈的“老本”快吃完了。营养快线巅峰时期一年卖200亿,现在只剩几十亿;纯净水被农夫山泉按在地上摩擦;就连AD钙奶,也只能靠“童年滤镜”在电商平台苟活。再不变,真要被市场淘汰了。老宗自己也承认:“我不懂年轻人,但馥莉懂。”把摊子交给女儿,是希望她能带着娃哈哈“年轻化”。

第二,防着“外人”。民企接班,最怕“鸠占鹊巢”。当年哇哈哈和达能打架,老宗拼了半条命才保住控制权。现在把职工持股会收归女儿一人,等于把“股权防火墙”砌死了——以后就算老宗不在了,娃哈哈还是姓“宗”。

第三,留了“后手”。你以为老宗真的“彻底不管”了?太天真。职工持股会虽然只剩宗馥莉,但娃哈哈还有大量“元老级”经销商,这些人都是老宗一手带出来的“自己人”。宗馥莉要是干得不好,老宗一句话,经销商就能让她“政令不出办公室”。说白了,老爹还在幕后当“定海神针”,闺女在台前冲锋陷阵——这叫“扶上马,送一程,顺便牵根绳”。

四、娃哈哈的“新王时代”:能让老品牌“逆生长”吗?

现在轮到宗馥莉头疼了:接班成功只是“资格赛”,真正的“决赛”是怎么让娃哈哈活过来。

她的优势很明显:懂年轻人、会玩数字化、敢砸钱创新。这几年她悄悄搞了不少动作:给AD钙奶出“国潮包装”,和泡泡玛特联名出盲盒,在抖音开旗舰店直播,甚至试水“饮料+零食”的跨界产品。虽然动静不大,但方向是对的——年轻人喜欢啥,她就追啥。

但难题也不少。

首先是“元老阻力”。娃哈哈的管理层,大多是跟着老宗打天下的“老人”,习惯了“听老板一个人指挥”,现在要听一个“80后小姑娘”的,心里能服气?万一宗馥莉想搞大刀阔斧的改革,动了这些人的利益,保不齐就有人“给她使绊子”。

其次是“经销商体系”。老宗当年靠“联销体”(经销商预付款拿货)打遍天下,但现在年轻人都在线上买东西,这套模式早就过时了。宗馥莉想搞线上线下融合,就得动经销商的蛋糕——你猜经销商愿不愿意?

最后是“创新风险”。饮料行业现在卷得厉害,元气森林一年砸几十亿搞研发,喜茶、奈雪的茶隔三差五出新品。娃哈哈虽然家大业大,但多年没出爆款,一旦创新失败,几十亿打水漂,股东们能答应?

所以啊,宗馥莉现在站的,是个“火山口”。赢了,她是“拯救娃哈哈的功臣”;输了,就是“败家的长公主”。

结语:这杯“接班酒”,甜的还是酸的?

说到底,宗馥莉接班娃哈哈,不只是“家族权力游戏”,更是传统企业面对时代浪潮的一次“生死突围”。老宗用几十年时间把娃哈哈做成“国民饮料”,现在宗馥莉要做的,是让这个“国民饮料”不被时代抛弃。

工商登记完成了,职工持股会清场了,法院也盖章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赢”。但真正的“赢”,得看三年后娃哈哈的财报:营收有没有增长?年轻人买不买账?新品牌能不能打出来?

毕竟,市场不认“公主”头衔,只认你能不能拿出让消费者掏钱的东西。就像老宗说的:“做生意,靠的是真本事,不是辈分。”

所以,宗馥莉,这杯“接班酒”,你先干了。至于甜的还是酸的——咱们三年后再碰杯。

来源:倪卫涛

相关推荐